(点击图片可看详细内容)
一位玉林妈妈,一位美国妈妈,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对孩子的爱心,跨越国界,跨越语言,走到了一起。
她,今年38岁,来自中国玉林,名字叫何崇安;她,今年48岁,来自美国,名字叫辛迪。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热爱公益,竭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玉林妈妈坚强救儿满英男是何崇安的大儿子,2岁时被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于是,何崇安一家就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枷锁。但是绝望过后,坚韧的她走出了阴影。
这些年来,为了给孩子治病,何崇安认识了很医院的专家,渐渐成为一名宣传地贫知识、帮助其他地贫患者的志愿者,并于年成为玉林地贫志愿者组织“地贫之家”的会长。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容县、陆川、博白都成立了县一级的地贫家长联络团队。
为了利用这些年来她手上的资源去帮助更多的地贫儿童,何崇安年初又成立了“蒲公英‘生命线’关爱地贫项目”,并出任该项目的负责人。以每个月一次活动的频率推动着地贫活动的进展。
美国妈妈情牵玉林来自美国的Cindy女士的父亲是位商人,半辈子都和亚洲人在做买卖。Cindy从小对亚洲十分亲切。因此,当她有了收养孩子的念头之时,第一个国家就想到了中国。
在故土玉林,华婉遥(左一)和妈妈、二姐、五妹开心的在一起。
16年前,中国政府答应她领养的第一位女儿,就是广西玉林的。从此,Cindy开启了她与玉林的不解之缘。之后,Cindy陆续收养了三位玉林的弃婴。其中,华婉遥被遗弃时才两岁,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被遗弃在玉林市福利院门口,当时脾已肿涨得很厉害,医生甚至说这个孩子送来得太迟了,可能活不过三个月。
但是,Cindy女士凭着她的毅力,借助良好的医疗条件,终于将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华婉遥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现在孩子活泼又健康。
华婉遥在和妈妈交流着。
为了让自己拥有资讯能帮助更多的孩子,Cindy女士创立了自己的公益机构——KnowingHope(希望之家)。
爱心无分国界Cindy女士觉得,现在中国广西玉林的“生命线”关爱项目与她的希望之家有着相似的“基因”,于是,中国的“地贫妈妈”和美国的“地贫妈妈”用网络交流着她们帮助更多地贫孩子的计划。何崇安在收集玉林市的地贫孩子的详细资料,辛迪则负责联系资源和组织地贫专家到玉林做交流。
中国地贫妈妈和美国地贫妈妈在交流着地贫患儿的生活护理知识。
现在,何崇安告诉记者,辛迪募捐的第一笔给玉林地贫孩子药物补贴的元资金已转到“生命线”关爱地贫项目的账户。下一步,辛迪还想扩大帮助的面,她希望帮助那些没有能力负担输血费用的家庭。
一个地贫知识专家交流活动也计划在今年11月进行。
公益,让两颗爱心不时跨越着浩瀚的太平洋,在不断往来交流……
采写:邱临
责编:晏海珊
主编:宋建州
你还想知道的这些事★米,35层,超高楼!玉林的这座大厦,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央视三十分钟发现之旅,我的北流这么美!相信我,不看会后悔哭!★好有爱!这位玉林帅哥捡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心心念念要把小鸟……★坚持诗意生活,玉林的这间色彩之屋,在闹市里圆梦~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