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这些人代表了中国的科技成进步!
“世界第一”是中国人民一如既往的追求,凡是各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国人总爱和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做参照,以至于有人说,“地球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
如果用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自然指数、五大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做数据对比的话就会发现,虽然中国和外国依旧有一定差距,但冷冰冰的数据中展现出的是中国科技呈现井喷之势,甚至不乏在一些领域超越国外最先进技术的范例——潘建伟院士研究组实现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使中国在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上一举超越了美国,而赵忠贤院士、陈仙辉教授等科学家在超导领域的贡献也使中国超导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白血病和疟疾都曾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前者如果无法找到适配的骨髓终将难逃一死,而后者更是曾经屠村灭乡的瘟疫。张亭栋教授和屠呦呦女士通过对传统中医的研究,分别从砒霜和黄花蒿中提出亚砷酸注射液和青蒿素,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
相对于张亭栋教授和屠呦呦女士的科研成果,施一公教授和黄军就教授的科研课题就更加“科幻”——施一公教授的科研成果为破解剪接体结果和工作机制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攻克老年痴呆症找到“钥匙”。黄军就教授则开启了修改胚胎基因的大门,虽然这项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伦理上也饱受非议,但却有望在胚胎阶段治愈先天基因疾病。
当在电视上看着美国福特号航母使用电磁弹射器弹射战机之时,可曾想到中国在电磁弹射器领域也取得了不逊于美国的技术成就,马伟明院士不仅完成了电磁弹射样机研制和试验的全过程,还攻破了电磁弹射技术的所有障碍,军迷们更是为即将开工的航母是否会采用电磁弹射而争论不休。
光阴易逝,沧海桑田,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火星救援”将成为现实,“星际穿越”也不再是幻想,人类终将开启宇宙时代。
年,BBC关于中国教师在英执教的纪录片,再度掀起了中西教育对比的大讨论。在正反双方的唇枪舌剑中,中国科技水平也自然“躺枪”。中国的科技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呢?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中科大副研究员袁岚峰博士用量化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科技水平已处于第一集团,跟美国有显著差距,但属于同一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