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7个月的小涵稚被确诊患地中海贫血,医生诊断,她在4岁之后如果找到匹配骨髓便可以进行移植,但巨额的医疗费,让家境贫困的父母犯了愁。为了筹钱,小涵稚的父母不得不“撇”下襁褓中的她到外地务工。而患有瘤子的爷爷,也将治病的机会留给小涵稚。“先把娃娃治好,我再去看。”爷爷陈召良说。
患地中海贫血的孙女和身上长瘤子的爷爷
艰难怀孕
孩子出生后被确诊患地中海贫血
今年26岁的覃品玉,家住内江市朝阳镇代家沟村2组,是轻微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她和丈夫陈川自年在一起后,有过多次怀孕经历,“每次医生的诊断都是发育不良,建议我们不要小孩。”陈川说。
年,在广东工作的覃品玉再次怀孕。这次,医生告诉她:孩子能够生下来。被幸福包围的夫妻俩,很快从广东回到内江,安心保胎和生产。
据陈川的母亲邓群仙介绍,因为陈川是家中独子,所以,覃品玉的怀孕让他们一家子高兴不已,“把家里面所有的积蓄都放在媳妇保胎上面。”
去年12月,小涵稚的降生,更是让陈川一家乐呵得合不拢嘴。然而,幸福却在2个月后戛然而止。今年春节后不久,小涵稚突然出现异常,“吃不下奶粉(小涵稚母亲没有奶水),脸色苍白、出气很喘。”家人将她带到镇上检查,给出结论为贫血。而后,医院检查时,小涵稚被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目前的治疗只能靠每月输血来维持。医生安慰陈家人:到小涵稚4岁时,可以进行骨髓移植治疗。
小孙女和爷爷陈召良
费用昂贵
给娃治病后剩的钱不够买个馒头
被确诊患有地中海贫血之后,陈家人就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医院输血治疗,但每月高达六千元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根本无力负担。今年3月份,覃品玉强忍泪水,留下襁褓中的小涵稚,前往广东打工;为了方便照顾小涵稚,陈川选择了在离家不远的成都打工。“医生说如果4岁之后进行骨髓移植,她的发育也不会太好,但我们不会放弃。”陈川说,现在基本上是每隔20天输血一次,如果到4岁还没有找到有匹配的骨髓进行移植治疗的话,到时的花费会更大。
邓群仙介绍,因为覃品玉的身体一直不好,这些年,家中的积蓄基本上都用在了覃品玉治病和保胎上面,从小涵稚生病到现在,家中已欠下几万元的债务,“周围邻居和亲戚都无息贷款给我们,现在越欠越多,有些亲戚也不愿意再借了。”
邓群仙介绍,前几日,在支付完小涵稚的治疗费用之后,身上剩下的钱还不够买一个馒头,“也有人劝我们放弃,说治疗费这么贵,还不一定医得好。”邓群仙说,但这毕竟是一条生命,“不管多困难,我们都会想办法。”
债台高筑
爷爷将治病机会留给孙女
年,59岁的陈召良发现腰部长了两个瘤子。原本计划等媳妇覃品玉生产之后,医院仔细检查一番,然而,小涵稚被查出患地中海贫血,原本就不宽裕的经济状况让陈召良下定决心,把所有的钱都用在孙女身上,不去查看瘤子。
目前,陈召良腰上的瘤子已经长到4厘米,无法干重活,而且弯腰时常常有剧烈疼痛,医院检查,陈召良也无法知晓瘤子是良性还是恶性。“家里面没有钱了,我和妻子每月挣的钱加起来也不过三千元左右,女儿的病拖不起,每月必须输血,不能停,停了就有性命之忧。爸爸的病,我们实在是没得法了。”说起家庭的状况,陈川的无奈和心酸都写在了脸上。
“要救孙女啊,先把孙女治好,之后再看我的。”说这话时,陈召良显得很乐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