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大人们有点头晕啥的毛病,总喜欢在嘴里念叨“感觉我最近有点贫血呢,该补补了。”对于贫血这个词,大家也是再熟悉不过了。
但是,你有听过小儿贫血吗?小小年纪哪有贫血的?
其实贫血是儿科很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一般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因为一般轻度贫血或者初期都没有特别的症状,孩子的表达能力又有效,所以往往家长也就忽视了,只有最后体检的时候才能发现。
宝宝为什么容易缺铁性贫血
1.先天性铁储存不足
一般宝宝在母亲肚子里的最后3个月获得的铁最多,所以一些早产儿、双胞胎或者母亲本身在孕期就严重缺铁的,就很有可能导致宝宝一出生就缺铁。
2.铁的摄入不足
这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不管是母乳还是牛奶喂养,其中的含铁量都比较低,尤其是6个月后,母乳中铁含量更是少之又少,如果辅食的添加不当,就可能引起缺铁导致贫血。
3.生长发育因素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血容量相对较大,对铁的需求也会增加,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就会引起缺铁。
那么缺铁性贫血有什么表现
1.一般表现
皮肤略显苍白,孩子容易疲乏,没有其他宝宝那么活泼,如果大一点的宝宝表达够清楚的话会说头晕之类的。
2.消化系统的表现
食欲不振、不爱吃饭是比较明显的特征,伴有一定程度的呕吐和腹泻,情况严重可能出现萎缩性胃炎等疾病。
3.神经系统表现
孩子的智力减退是最让担心的,一开始可能就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慢慢就会表现出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如其他的孩子的情况。
4.心血管的表现
贫血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率过快,心脏变大的情况,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虽说贫血带来的后果严重,但是妈妈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在日常做好预防工作,一般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1.尽量母乳喂养
虽说在6个月后母乳的含铁量会变少,但是母乳中的铁容易吸收,所以在条件允许下尽量母乳喂养。
2.营养均衡
不管是哪种喂养方式都要及时添加辅食,尤其是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动物血、鱼、精肉等,另外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小孩子可以做成蔬菜泥和水果泥。
3.选择铁质炊具
可以选择性的用铁锅做菜,用铁铲炒菜做汤。
4.口服补铁剂
如果孩子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补铁剂,需要注意的是口服补铁剂可能会有牙齿发黑的现象,家长在孩子喝完一定要多喝清水漱漱口,或者直接用干净的纱布沾水帮助清洁下牙齿。
同时,在喝药期间可以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的吸收,使药效发挥到最大。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注意营养均衡是是十分重要的。任何的疾病,预防大于治疗,妈妈们可一定要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