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爱上地贫,好日子HGB越过越穷

血液病综合诊断学术交流--美博邦血液病诊断论坛旗下订阅号

作者: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

编辑:医院

审校:陈医院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70多岁,印度裔。最近几个月贫血,白细胞减少,之前血红蛋白处于-g/L之间。血常规:WBC3.0×/L,RBC3.53×/L,HGB77g/L,MCV68.4fL,MCH21.8pg,MCHCg/L,RDW30.8%,PLT×/L,NE0.5×/L,MONO0.2×/L,RET1.46%,RET绝对值51.4×/L。

相关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涂片:

骨髓涂片:

骨髓活检:

精彩讨论

陈宏伟-河医院:靶红挺多,粒系胖杆,红系核出芽可见;粒系颗粒有些是不是减少了。原始细胞比例不高。

戚南昌-云南医院:老年人,贫血,成熟红细胞多形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以见到红系病态造血,粒系我觉得有颗粒减少的情况,要往MDS考虑了。

陈宏伟-河医院:还有核浆发育不平衡。

龙芳-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红色剪头的细胞是不是有些怀疑朝阳红?贫血,粒系缺颗粒。骨髓活检增生活跃,跟老年男性本身的增生程度不符。

李婷-医院:粒细胞有点发育异常,MDS需要考虑,活检有成簇幼红,没见到ALIP?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MCV,MCH?看看铁染色,铁代谢应该有问题。

龙芳-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有环铁。

杨礼-医院:外周血血常规淋巴比例高,涂片上好像不多?贫血三项看看?活检红系高但RET不高?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需要多少ringsideroblasts(RS)?戚南昌-云南医院:15%,SF3B1阳性的≥5%就行。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我问的是单纯铁粒幼贫血,不是MDS。

李婷-医院:铁粒幼细胞贫血分遗传性和获得性,获得性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主要指MDS这类,继发性可继发于药物、毒物、铜缺乏、酒精中毒和慢性肿瘤炎症等。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中的RS百分率常高,卢兴国老师《贫血诊断学》一书说的大于30%,而MDS相关的是15%(有SF3B1突变为5%),MDS/MPN-RS-T至少15%环铁。

杨礼-医院:沈老师,您的铁染色感觉铁颗粒多,但好像围绕核周超1/3的不多?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满视野环铁,成熟红细胞内也有很多铁颗粒。病历上说有betathalassemia病史。

陈宏伟-河医院:有地中海贫血病史吧。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血液病理:heterozygousbetathalassemia,即杂合性β地贫。

杨礼-医院:地贫如果要长期输血,也会铁负荷增加吧?下图是卢兴国老师《贫血诊断学》中铁过多性贫血的一个表。

黄兴琴-陆军医院:有否输血史?长期输血也可以导致环铁增多的。地贫的治疗一般都有长期输血的可能。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染色体、FISH完全正常,给的信息够多了。

杨礼-医院:那是继发性的?在结合染色体看看?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此人是印度后裔。

黄兴琴-陆军医院:印度多见地贫,地贫的发病较多的国家。该患者地中海贫血诊断明确,目前环铁增高,结合临床治疗史,可随观复查。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仔细推理一下,不难。

李婷-医院:地贫长期输血,引起铁过载。最开始看到靶红了,想到地贫,但又看到粒细胞病态,想着MDS也可以合并地贫嘛。

杨礼-医院:《贫血诊断学》中的另一个表,IASA是特发性获得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这里说非MDS中的环铁大于30%。

李婷-医院:RARS环铁≥15%,有SF3B1阳性就是≥5%。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环铁超过50%。目前证据支持MDS-RS-MLD。杨礼-医院:染色体目前正常,红系病态超10%?基因有异常?巨核活检感觉形态还可以呢。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粒系、红系病态够了。病人杂合性betathalassemia,Hb应该在g/L或正常低限,现在贫血,粒缺是由于合并MDS。粒系颗粒缺乏非常明显。李婷-医院:杂合地贫一般贫血不重,可代偿,到MDS了就重了。杨礼-医院:杂合性的地贫好像不用输血,没有理解对。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注意heterozygousbetathalassemia!巨核病态不明显。

龙芳-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粒系病态明显,环铁属于病态。

李婷-医院:下图是版WHO对粒、红、巨三系发育异常的描述。

黄兴琴-陆军医院:不知道MDS基因结果有没有问题?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原以为染色体、FISH有阳性结果,就能出报告了,可惜阴性,今天赶快告诉临床orderNGS,可以不发报告,等NGS结果再说。

黄兴琴-陆军医院:假如二代测序没有这些异常,还出MDS-RS-MLD结论吗?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NGS如果阴性,再排除其它继发原因后,MDS还是成立。临床送了骨髓液,DNA已经提取好,只是没定是否做NGS。

黄兴琴-陆军医院:谢谢沈老师,目前能排除继发因素吗?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目前临床资料没有发现继发因素。只要抓住主要矛盾,问题就解决了!粒系病态和betathalassemia应该没有关系吧?

郑潇寒-医院:没听说地贫影响粒系形态。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病人贫血不能用地贫解释,加上粒缺。骨髓活检增生明显活跃,提示无效造血。单纯地贫骨髓红系增生可以理解,但这个病例髓系、巨核系增生明显活跃。要仔细分析每个图传递的信息,骨髓增生极高,绝不是正常老年人骨髓。还有印度裔地贫病史。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thalassemiaminor(轻型地中海贫血)就是小事一桩。黄兴琴-陆军医院:MDS大细胞贫血较多,很少见小细胞低色素的,所以不容易往这方面思考。李婷-医院:所以最开始我以为是MDS合并地贫。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一开始印象很准啊。

李婷-医院:嗯嗯,老年人,贫血,MCV低,小红细胞,靶型红细胞支持地贫,粒系病态,巨大血小板,环铁,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可不就是MDS嘛!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这些图证据够了,没有绕弯子,只是病人有地贫病史而已,的确MDS很少看到这样的成熟红细胞。我一开始也是考虑MDS,可惜染色体、FISH正常,还是等等NGS吧,NGS出来可以让大家来分析。自己会分析NGS的好处是可以拿preliminaryresult发报告,SF3B1也许阳性。有基因突变就给一级诊断,没有突变给MDS描述性诊断。这是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HbA%,病人不会出现明显贫血。

李婷-医院:所以贫血不是地贫引起,排除继发因素,就是MDS引起的了。

几天后NGS结果出来了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病人铁粒幼红无数!上面基因突变大多数没有临床意义。NGS测序出来个不同突变,经过软件分析后,剩下这些需要你鉴定哪些有临床意义?

陈宏伟-河医院:百度里怎么说nonsynonymous多数是有害的?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不一定。突然发现软件漏掉一个重要基因突变!下图第一个基因是我刚刚加上去的,分析软件给溜掉了!

陈宏伟-河医院:软件怎么会漏呢,ASXL1很重要的。

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软件不是万能的,分析人员要知道疾病和常见突变,有时要去测序垃圾箱去找找看。NGS可以解释为何这么多铁粒幼了!有了SRSF2,就不要SF3B1了,看来二者水火不容!陈宏伟-河医院:不太了解SRSF2呢,那么高的环铁,竟然没有SF3B1。

陈宏伟-河医院:从这篇文献来看,SRSF2和SF3B1不共戴天啊!沈玉雷-HenryFordHospital:总结一下,NGS发现三个病理性突变:SRSF2(ringsideroblast64%)、IDH2和AXSL1,提示预后不好,最后诊断MDS-RS-MLD。染色体、MDS的FISH未见异常!NGS在这个病例不仅解释了环铁,协助诊断,还可以判断预后。

最后诊断

最后诊断:MDS-RS-MLD伴β-地中海贫血。

小结

患者70多岁老年男性,印度裔,有杂合性β-地中海贫血病史。血常规:WBC3.0×/L,RBC3.53×/L,MCV68.4fL,MCH21.8pg,HGB77g/L,PLT×/L,NE0.5×/L,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粒缺。该患者血红蛋白电泳结果:HbA.0%,HbA25.2%,HbF0.8%(正常人血红蛋白电泳参考范围是HbA1:~98%,HbA2:1–2%,HbF1%),提示β地贫,而HbA1是94%,所以不会出现明显的贫血。血涂片成熟红细胞体积较小,大小不一,靶形红细胞增多,同时见到颗粒减少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大血小板。骨髓涂片可见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红细胞可见核出芽、双核红,铁染色提示环铁64%;骨髓活检提示增生明显活跃(与患者年龄不符),染色体和FISH未见异常,而NGS检出SRSF2、IDH2和ASXL1。这些证据均提示MDS-RS-MLD伴轻型β-地贫。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关于获得性α-地贫-MDS(即ATMDS)的相关报道较多[1-3],ATMDS的发生多由于ATRX(即X联锁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障碍)基因的突变。而明确诊断为地贫(遗传性)伴MDS的病例较少,目前只查到一篇诊断为RARS-T(按照版WHO观点应为MDS/MPN-RS-T)伴β-地贫的文献[4]。最后简单讲讲这个病例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MDS-RS还是地贫引起的环铁增高?部分老师可能被患者的地贫病史绕晕了,可能是想到地贫患者会经常输血治疗,引起铁过载和环铁增多,但是大家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忘了患者是杂合性β-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应在90g/L或正常低限,该患者中度贫血(HGB77g/L)和粒缺(NE0.5×/L),单纯的地贫解释不了,且临床未发现其他的继发因素,推测患者可能合并了MDS,加上SRSF2、IDH2和ASXL1的检出,进一步明确了MDS-RS-MLD伴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病例中NGS不仅解释了环铁,协助疾病诊断,还可以判断预后。β-地中海贫血各临床类型特点[5]及贫血程度分级标准[5]如下:

友情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粒系病态会由地贫引起吗?β-地中海贫血由于β链合成减少或缺失,HbA产量减少或缺如,多余的α链在配对时选择与β链相似的δ和γ链结合,引起HbA2和/或HbF增高。单纯地中海贫血的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增多、嗜碱性点彩红细胞、低色素性小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而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而未发现粒系可出现病态的文献报道。在MDS中,环铁的出现就代表SF3B1突变?MDS如果出现较多环铁,大家会立刻想到SF3B1,有趣的是这例未发现SF3B1,而是SRSF2突变。剪接体因子突变(SFmutation)包括SF3B1、SRSF2、U2AF1和ZRSR2。HouHA等[6]发现例denovoAML患者中有54例SF突变,包括12例SF3B1突变,27例SRSF2突变以及15例U2AF1突变。所有的SF突变均为杂合,且没有人同时具有这三种SF突变中的两种,表明这三种突变是相互排斥的。KennedyJA[7]也发现在MDS中SF突变是杂合性且相互排斥的。也许跟MPN的CALR、MPL和JAK2一样,一山不容二虎,有了其中一种突变发挥相应的功能,就不需要其他的基因。这个病例最后诊断MDS-RS-MLD,按照版WHO观点,MDS-RS分为MDS-RS-SLD和MDS-RS-MLD,有学者报道了例MDS-RS患者,86.9%为SF3B1突变,跟非SF3B1突变者比较,突变者含有不良预后染色体的比例较低,SF3B1突变有利于单系发育不良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不过该突变跟多系发育不良之间的作用仍存在争议[8]。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中的环形铁粒幼细胞(ringsideroblasts,RS)比例是多少?环形铁粒幼细胞由于线粒体在幼红细胞内围绕核排列,经铁染色后,可见普鲁士蓝反应阳性的铁小粒绕核呈环形分布,≥5个铁颗粒且环核周排列≥1/3(按照WHO观点)。大量铁聚集在线粒体内导致线粒体内各种酶活力和结构的破坏,引起幼红细胞的无效造血。铁粒幼细胞贫血(SA)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铁利用不良和血红素合成障碍所致的疾病,分遗传性和获得性,获得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主要指MDS-RS这类,继发者可继发于药物(抗结核药、氯霉素和硫唑嘌呤等)、毒物、铜缺乏、酒精中毒和慢性肿瘤性炎症等。遗传性铁粒幼贫血中的RS百分率常高,卢兴国老师的《贫血诊断学》上说可达80~90%[8],而MDS相关的是≥15%(有SF3B1突变为≥5%),MDS/MPN-RS-T中环铁至少15%。MDS中的RS可出现在早幼红细胞和中晚幼红细胞,而遗传性和继发性者不出现早幼阶段的RS。

沈老师的这个病例提醒大家,看待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否则容易被地贫的表象带向错误的诊断方向。非常感谢沈玉雷老师为大家提供的精彩病例,沈老师一直强调并为我们灌输Evidence-baseddiagnosis的理念,从每个病例,每张细胞图片,每个化验结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挖掘所有可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再逐步证实和鉴别,达到去伪存真得出精准的诊断。这种临床思维需要我们每一位血液病检验同行学习并掌握。

参考文献[1]WykretowiczJ,SongY,McKnightB,etal.Adiagnosisofdiscernment:IdentifyinganovelATRXmutationinmyelodysplasticsyndromewithacquiredalpha-thalassemia.CancerGenet.,-:36-40.

[2]SteensmaDP,GibbonsRJ,HiggsDR.Acquiredalpha-thalassemiainassociationwithmyelodysplasticsyndromeandotherhematologicmalignancies.Blood.,(2):-.

[3]王春静,刘新月,唐泽海,等.获得性α-地中海贫血伴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临床血液学杂志,,19(6):-.

[4]GologanR.Mixedmyelodysplasticsyndromeassociatedwithbeta-thalassemiaintermedia.LeukRes.,34(8):e-.

[5]卢兴国.贫血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HouHA,LiuCY,KuoYY,etal.Splicingfactormutationspredictpoorprognosisinpatientswithdenovoacutemyeloidleukemia.Oncotarget.,23;7(8):-.

[7]KennedyJA,EbertBL.KennedyJA,etal.Clinicalimplicationsofgeneticmutationsinmyelodysplasticsyndrome.JClinOncol.,35(9):-.

[8]MartínI,SuchE,NavarroB,VillamónE,etal.Prognosticimpactofgenemutationsinmyelodysplasticsyndromeswithringsideroblasts.BloodCancerJ.,7(12):.

作者简介

沈玉雷,医学博士,就职于美国密歇根州亨利·医院,主要从事血液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师从著名的血液病学家王振义院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病理与微生物学博士后、讲师,师从国际著名的血液病理学家Dr.WingC.(John)Chan(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编者之一)。曾在美国奥克兰大学威廉博蒙特医学院病理(Beaumont医院)培训工作。

专业方向:血液肿瘤的病理诊断、分子病理和流式分析。

科研成果:在国际顶尖杂志包括Blood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近30篇。

社会任职:担任美国病理学委员会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委员、美国病理学委员会分子遗传病理学委员、国外医学毕业生教育委员会委员、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会员、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SCP)会员、密歇根病理学协会(MSP)会员、分子病理学协会(AMP)会员、美国和加拿大病理科学会(USCAP)会员。

编辑简介

李婷,医院主管检验师,执业医师,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美博邦血液病诊断论坛管理团队成员。出版专著《血液病形态学诊断精选病例解析》一部。曾在中国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进修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七个月。

欢迎各位老师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bl/63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