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论坛姜尔烈教授移植领域规范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
年1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在天津成功召开,向全国人民呈现了一场盛大的中国顶级血液学高质量学术大会。本次大会特别设立了干细胞移植论坛,为此,CCMTV临床频道第一时间专访了中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姜尔烈教授。

移植论坛的亮点及临床意义

移植论坛主要专注于自体在干细胞移植临床规范的制定,有助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国内更广泛、更规范、更健康地发展。同时,也涉及了其他几个主要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包括移植患者的全程规范化管理、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规范化操作和医学临床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等。几位专家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全面、非常优质的报告,有助于提高移植领域的整体水平和规范化管理。

自体/异体干细胞移植的优缺点

自体和异体移植是两个主要的治疗手段。异基因移植是治疗造血细胞疾病的主要手段,造血细胞来源于健康供者,具有一定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治愈概率较高,复发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它的缺点是移植的并发症,可能有20%左右的患者生存质量较差。自体移植来源于自身细胞,不存在移植后异基因移植的并发症,生存质量较好,但复发率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患者的选择和移植的过程中,从预处理方案、移植后的维持治疗等各个角度进行优化,将自体移植患者的疗效提高到优于或等于异基因移植的水平。

干细胞捐献的意义

捐献干细胞可以扩大造血干细胞供者的来源范围,是非常重要且具有积极意义的。器官移植对捐献供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但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人体影响较小,因为造血干细胞在人体内可以不断复制、增殖,即使采出一小部分,很快就可以通过患者自身的干细胞增殖进行补充,对人体损伤非常小,但它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所以,干细胞捐献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靶向药物在血液病治疗领域的地位

目前,在血液病领域还没有靶向药能够彻底治愈某一类血液病,但可以使患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或缓解质量。大多数血液病的彻底治愈仍要依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药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移植前使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缓解状态,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移植后复发的治疗策略

化疗是移植后复发的传统治疗策略,包括供者的细胞回输,通过移植物的抗白血病效应使患者获得再次缓解。靶向药是新型的治疗方法,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部分患者在移植复发后使用靶向药治疗可得到治愈。因为复发时,受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供者,靶向药联合供者细胞的免疫作用可使患者得到治愈。此外,抗体、CAR-T等新的免疫治疗技术都可能成为移植后复发患者的重要挽救治疗手段。

CAR-T与移植联合治疗的新进展

CAR-T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目前通过CAR-T治愈的案例较少,基本需要与移植相结合,可在移植前进行桥接,或在移植后复发的过程中给予挽救治疗,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并且逐渐成熟,今后有可能在预处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本次大会的不同分论坛,以及今年的美国血液学年会、欧洲血液学年会上,都分享了很多新型的CAR-T治疗技术,这为血液病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手段,也为患者提供了治愈的机会。

对患者的建议

移植不是可怕、痛苦的过程,患者不必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大部分患者的移植过程比较顺利,而主要的问题是发生在移植后,所以不要对移植太过恐惧,要放松心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饮食要节制,不要太过于放纵,否则将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增加移植过程中胃肠道问题的概率。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相信大多数患者的移植过程都会非常顺利,移植后也能得到治愈。

姜尔烈教授

中国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移植感染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衰老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综合临床》编委,《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委

往期回顾

童春容主任:免疫细胞治疗发展如火如荼,CAR-T治疗赶超美国但仍面临挑战--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

施均教授:再生医学--血液病治疗的生力军--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

精准诊断论坛报道|血液病理的下一代检测技术时代---首届中国血液学发展大会精准诊断论坛专题报道

赵维莅教授:精益求精,创新前行——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

血液生态论坛报道|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血液生态分论坛顺利召开

宋永平教授:加强学科建设及全程管理,引领国际血液学科发展——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

科普健康论坛报道|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科普健康论坛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bl/70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