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我在香港文化博物馆看了大英博物馆的百物展。那天大雨,因为香港也处于动荡期,所以博物馆里面的游客还是比较少。而相对于上海百物展的火爆场面来说,我可以这么幸运地看一个游客比较少且价值感比较高的百物展。
据说在百物展上海巡展时,有人从杭州南京等地坐高铁到上海观展,排队最长时居然有人排6个小时,更夸张的是有人看过3次。不过我看完后确实还想再看一次,因为我是一个文科生,自然对这些历史文物还是比较熟悉也感兴趣。
如果说苏州博物馆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博物馆,那么大英博物馆的百物展就是我见过的最用心的展览。大英博物馆从多万藏品中精挑细选出的件展品,每一件都极具代表性,并且通过每一件展品将整个人类历史串连起来。背后的历史意义及拓展都展示的非常细致。看这个展不仅仅只是在看实物,仿佛是读完了一本人类历史的史书。
一个人静静地整个看完件展品,我差不多花了3个半小时,非常享受。三个半小时看下来,着实非常累。不仅身体累,脑子也非常累。因为学校里学的历史知识大多已经还给历史老师了,期间不停地回想自己曾经熟悉的历史背景,期间又将看到的实物与介绍对比记忆。
看到那些文物时,仿佛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因为有些展品曾经出现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虽然身在博物馆,可我却仿佛是徜徉在人类历史的大河中。
观展护照知道有这样一个百物展,还得感谢一位热心的阿姨。7月底,当我在南山博物馆看展的时,一边看展,一边纳闷青铜器的颜色为何会不一样。阿姨说青铜器颜色不一致与其保存环境有关。周围环境的温度及材质等等因素对青铜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路看展顺便也和她聊了一些,她给我解释了很多这一方面的知识,还做了一些讨论,觉得南山博物馆的展览比较匆忙,很多东西都没有解释的很详尽,有些东西很珍贵,可是我们观看的人不知道珍贵之处在哪里,其中的历史意义解释的也不完整,甚至有些根本没有做解释。阿姨说“推荐你去香港文化博物馆看大英博物馆的百物展,那个展览做得非常的用心。但是时间比较紧,9月9号将撤展。”(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抓紧时间观展啦)
她还给我看了一些她拍的照片,当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只铜手。每回看都很害怕,因为这只手是根据真人的手制作的,就连血管都很逼真。
百物展在香港的门票成人是10港币,小孩是5港币,但是内地的门票却高达50人民币。相对于香港的高物价水平,门票却如此低,而内地物价水平远没有香港高,但门票却不低。这个现象也是有些奇怪。
之所以说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精益求精,是因为在进到展馆前,每个人都可以领一个护照。每到一个文物区域可以打卡盖章,比较有意思。当天我是把所有的章都收集齐了,每个区域都展示了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展品都非常具有代表意义,都体现了在当时环境下那些藏品对人类生活及繁衍产生的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当时我在看展览的时候,我并没有特意去看哪些是属于中国的文物,哪些是外国的文物。而是跟着人类发展历史的足迹,跨过人类发展的各大重要阶段,沿着历史的发展路径,从古代走到现代。
当我看完展品之后,经过一楼准备离开时看到一本书,这本书对于此次展览的件展物做了详细的解释。但是我发现这本书上面的图片和实物的区别是很大的。图片经过了多重的美化,但是实物没有,相反地,实物镌刻了历史走过的痕迹。当时记得要买这本书,可后来离开时还是忘记了。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分为起源、最早的城市、权力与哲学、仪式与信仰、贸易与侵略、创新与适应、邂逅与连接、我们创造的世界、今天的世界。每一个部分都非常精彩,件展品中每一件都非常精美。精力有限,选取了当中的一些展品写一写。
我们的时空之旅尼斯柏能纳的外棺(公元前年)
棺木的主人是一位男性,但是棺的内侧画的却是天空女神努特——赐予往生者新生和保护的女神。1起源(万年前-公元前年)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最古老文物——奥杜威石质砍砸器(距今约万-万年前),来自非洲的坦桑尼亚,是最早的科技。这是网上的图片,颜色和实物的颜色相差实在太大,实物是墨绿色的。
奥杜威手斧(万-万年前)有了制造高级工具的能力,人类改善了伙食,制作衣服,建造房屋等等,从这里人类开始慢慢走出非洲了。实物比图片更精美。
鸟形杵巴布亚新几内亚公元前年-公元前0年
人类的饮食有了新的变化,这研杵用以研磨芋头。人类开始有能力处理像芋头这类不能生吃的食物。鸟形手把的研杵可能是仪式或节庆用的工具。
玉斧公元前-年德国
埃及化妆调色盘公元前-年埃及
埃及的化妆盘实物非常精美,出土于陵墓中,他们认为外貌在死后的世界仍然十分重要。难以想象在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化妆盘,人类已经开始走在追求美的路上了。玉斧看起来完美无瑕,并没有被使用过,主要用于重要仪式中。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最左边是中国江浙的良渚文化中的玉琮(前-2年),有一种说法是古人们相信玉石有特殊的力量,能保护尸体免于腐朽。对于玉琮的真正含义及用途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玉琮的制作非常精良,反映当时社会比较先进,能够有资源养活工匠。
2最早的城市(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乌尔军旗公元前年伊拉克
和平-群臣朝贡的宴会
战争-国王与军队看起来像一个手提箱,实在不像是一个军旗,但它却代表了和平与战争的军旗。乌尔城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乌尔军旗上的青金石来自阿富汗,红色大理石来自印度,贝壳则来自波斯湾。只有把它们组合起来的粘合剂,沥青——石油,来自美索不达米亚本地区。近几十年伊拉克的独裁与动乱,这些文物存放于大英博物馆,也得以幸免于难。
上为早期文字泥板前3-0年伊拉克
下为《阿特拉哈西斯神话》泥板约公元前年伊拉克
印度河文明石印前-年巴基斯坦
人口大量聚居,出于社会生活和管理者的统治需要,楔形文字开始应运而生。第一块泥版上记载了配给一批工人的啤酒数量。第二块泥版记载了《阿特拉哈西斯神话》的一个章节,这是世界文学中一首最古老的诗歌。故事中,主人翁被神明预先警告有大洪水来临,因而建造了一艘大舟拯救他的家人和成双成对的动物。这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非常相似。近看时,虽然石头有裂缝等等,文字也看不懂,但是文字的排列非常整齐划一,照片拍不出那种美。右图是一种印章,印章的文字至今都是一个不解之谜,但诸多历史学者认为这个印章的出现与商品贸易有非常大的关联,可能出土地在当时是一个贸易的中转站。帕拉卡斯纺织品公元前年秘鲁
外形类似于一个空中飞舞的人,2百年前就出现了这么精巧的纺织品,不得不感慨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热爱。精湛的刺绣工艺和夺目的色彩即使放在现今也不过时。
拉美西斯二世像公元前年埃及象岛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公元前年5月31日-约公元前年7月或8月在位),其在位约67年,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据说也是统治时间最久的君王之一。拉美西斯在埃及久负盛名,有人说埃及90%的雕像都是拉美西斯,就连火车站的名字也叫拉美西斯。
3权利与哲学(公元前年-公元年)奥古斯都大理石头像公元1-40年意大利
奥古斯都就是屋大维,他是凯撒大帝的养子,也就是他灭亡了古埃及,创立了强大的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中国青铜镈公元前年-前年
镈是一种乐器。孔子主张礼乐治国,建立和谐社会。旁边金银铜合金制成的头盔,不具有实用性,大致是权力的象征,具体出处网上没搜到,当时也忘记了文字描述,反正不是中国的。亚述浮雕石膏(公元前-前)伊拉克库云吉克(尼尼微)这块浮雕曾经是亚述王辛那赫里布位于尼尼微一处皇宫中的装饰。这些雕刻栩栩如生,极具生命力,有那么一瞬间被触动。
4仪式与信仰(公元-公元年)阿拉伯铜手公元–年青铜也门实物比图片更震撼,整个手都非常逼真,非常精致。有人说从这突出的血管来看,很可能是一只真手作模成形的。因为如果是断手,血管失血会干瘪。深陷的指甲表明主人可能得过地中海贫血。手指纤细表明手的主人极少做农活,身份地位应该是比较高的。据说这只铜手是时间奉献给泰勒布-尼雅姆神祇的贡品,尼雅姆是一座位于现今也门境内的山城。铜手上的铭文是祈求泰勒布神赐予好运。鱼池模型陶汉朝(约公元1-年)中国
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仍然存在,而生前死后的世界都十分相似。这是一个陶制的陪葬品,池中有鱼类、青蛙、鸟类和鸭子,模型反映了先人在生前拥有的物品,也供他们在黄泉继续享用。
仪式性球赛腰带石公元-年墨西哥韦拉克鲁斯起初看到这个东西真的不知道是做什么用,颜色比图片还要深一些,是墨绿色,非常好看,但是形状很奇怪。看了文字,原来这是一个球类比赛举行仪式用的器物。
犍陀罗佛陀坐像公元-年巴基斯坦犍陀罗这个词对于文科生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看到这个词一股熟悉感油然而生。虽然历史大多忘记,可是这个名词却依然在脑海里留有印记。犍陀罗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核心区域包括今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是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这使得它成为了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熔炉,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文明以及草原文明在这里相遇、碰撞、融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犍陀罗文明。犍陀罗国也是佛教的飞翔之地。
5贸易与侵略(公元-1年)霍克森胡椒瓶(-年)在印度,胡椒自史前时代便被用作香料。曾经还一度充当货币使用。胡椒瓶标明来自印度的黑胡椒开始出现在欧洲。胡椒与来自印度及远东的商品促使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航线到达印度建立殖民地,推动了世界史的进程。这个胡椒瓶是一个英国富庶人家可能因战乱而埋藏地下。英国人的品位深受罗马人影响,这个胡椒瓶便以时尚罗马贵妇为造型。可想而知胡椒在当时的欧洲也是非常昂贵的,就连容器都会做得这么精美。
①唐代刘庭训墓三彩文官俑
②龙首双耳瓶文官俑实物非常好看,虽然时代久远,但现今看,依然色泽鲜亮(刘庭训是太平公主的府典军,也是唐朝重要的官员,从平民走到中央枢密使)。龙首双耳瓶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风格,器身施白釉、圆腹、细颈、高耳与公园6世纪时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希腊、罗马的陶器、玻璃和金属器皿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明显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是文明互通的见证。
文官俑和龙首双耳瓶都曾出现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看到实物,内心生出一种熟悉感。只是现在这些东西都不属于中国,而属于大英博物馆,感到非常遗憾。我想不管龙首双耳瓶现在属于谁,都改变不了它来自中国和属于人类文明中的重大成果的历史事实。
莫切武士壶公元-年秘鲁第一眼看到这些小陶壶觉得非常精美,实物看上去非常光滑。感觉不像是陶制品。有点像缩小版的雕像,形态各异,有的拿着盾牌,有的或蹲或跪。看了文字后才知道这是一种陪葬品,并且每一个陶罐都有一些象征意义,诉说着各自不同的故事。莫切文明崇尚武士精神,这些小陶罐更是表现了莫切文明对战争和武士的颂扬。加洛林象牙雕板公元年可能制造于德国亚琛这块雕板自上而下描绘了三个基督的宗教场景:天使报喜,基督降世,三王来拜。看上去雕刻非常细致精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逼真。6创新与适应(公元-年)刘易斯棋子公元年-年苏格兰刘易斯岛很可能产于挪威由海象牙及鲸齿制成的棋子一共有78颗,形态各异,有端坐的国王和王后骑在马上的骑士和状如方碑的站立卫士。看上去非常好看,即使是今天仍然非常美。亚洲的象棋文化经过中东传入信仰基督教的欧洲。希伯来星盘黄铜-年可能来自西班牙
星盘是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可以用来观测时间、航海、测量纬度及星象占卜。在中世纪的西班牙,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及伊斯兰教的人们常一起合作,星盘是见证之一。它的刻字以希伯来文为主,又结合阿拉伯及西班牙文,反映当时西班牙的学术氛围和多元文化。
左伊兹尼克陶盘公元年-年土耳其伊兹尼克
灰绿和紫色绘制,带中国牡丹和锯齿形状叶花纹的罐子。另外两个也不是来自中国,但或许和中国多少也有些关系。印加黄金羊驼(0-年秘鲁)
这个羊驼实物非常非常小,但是非常非常精致。印加人以黄金象征太阳神,羊驼是他们肉食、毛线及废料的来源,亦可在高原运送物品。
丢勒《犀牛》木版画公元年德国纽伦堡公元年,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苏丹将犀牛作为礼物送给葡萄牙国王,当时葡萄牙正要在印度建立它的第一个殖民居点。这幅木版画是德国艺术家阿尔布雷特·丢勒所绘制,他从未见过活生生的犀牛,只能依据海外送到纽伦堡的草图及文字记录来创作。虽然画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如犀牛的脚形和鳞甲状皮肤,但是大致轮廓却非常相近。7邂逅与联结(公元1-1年)环球航行纪念章公元年英国这枚环球航行纪念章是为了庆祝英国航海家德雷克的航行,左边是全球地图,右边是美洲地图,用细线细致描绘了他的全球旅程。从纪念章的正反两面,可以分辨出欧洲、亚洲、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大致轮廓,而贯穿这几片大陆的点状虚线就是德雷克环球航行的路线,还标了一艘小船代表德雷克的旗舰"金鹿号"。贝宁铜板(公元1-1年)
世界最不发达的非洲小国家贝宁,却在当时用象牙、棕榈油和胡椒与葡萄牙换取了黄铜,制作出了这些记录宫廷生活和典礼仪式的铜板。马尼拉货币(公元1-1年)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的“马尼拉钱币”,是当时罪恶的奴隶贸易的铁证。马尼拉,在葡萄牙语里是手镯之意,式样大小如同手镯,用铜制作。当时,在非洲,铜被视为“赤色黄金”,是财富的象征,为一般等价物。今天的尼日利亚仍然是非洲对外贸易的重要据点。曾经的奴隶贸易也是从这里向欧洲美洲输出。年,北美终于废除奴隶制,年来,1万黑人被贩卖到美洲,还有几百万死在路途中直接被扔进海里。
爪哇皮影戏偶(约1年)印尼爪哇
这些戏偶主要是由水牛皮制成。故事讲述罗摩衍那为拯救被魔王掠夺的妻子而奋战。虽然伊斯兰教是当地的主要宗教,但这皮影戏故事仍旧脍炙人口。8我们创造的世界(1年-现今)《巨浪》木刻版画日本
前景的波涛看似要吞噬水平线上的富士山,据说里面还有三只小船,我也一直没找全。
《开始》纸本触刻版画英国
简洁的线条呈现了一种亲密的场景,已公开承认是同性恋者的霍克尼创作了这幅图时,英国国会正在草拟一个同性恋合法化的草案。同性权益的抗争在英国年代是受大众支持的良心运动之一。资本主义也有其先进的地方,原来同性恋早在年代就已经被视为公开,并且还广受大众支持。一垓匈牙利辨戈纸币
这张匈牙利纸币的面值是惊人的一垓(,,,,,,)匈牙利辨戈,是史上发行过最大面值的纸币。纸币的面值取决于发行纸币机构的公信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匈牙利的基建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匈牙利政府曾尝试通过发行大量纸币去支撑他们濒临崩溃的经济。但却造成了史上最严重的超级通货膨胀。到年1月,货物价格每15小时倍增一次,迫使辨戈在同年被取缔。左为维多利亚早期茶具套装-英国斯塔福德郡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市右为革命图案碟上釉陶瓷俄罗斯圣彼得堡英国对茶的热爱源于一段复杂的帝国历史。茶叶起初是由中国入口的奢侈品,到了年代,开始由英国印度入口。茶混合奶和来自加勒比海的砂糖,成为了广受英国人热爱的饮料。这套茶具的价格虽然并不高昂,但器身缀以银饰,表示它亦是一套珍品。实物在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比图片更为精美。
在20世纪初,一个新的共产政权推翻了俄罗斯的帝制专制统治。这只碟上描绘了一个无产阶级工人及其背后火光熊熊、生产力蓬勃的工厂。碟本身由帝俄陶瓷厂生产,在革命后才画上图案。在年,经年的俄国内战与饥荒导致超过万人丧生,此碟上的图案实为革命做宣传,以提高国民士气。
菲尔多斯桑托斯《母亲》年莫桑比克马普托
这件雕塑由-年在莫桑比克内战中废弃的武器制成,由金属、塑料、骨和木头构造而成,产生于年迪尼斯·森古雷恩主教发起的化武器为工具行动,旨在鼓励莫桑比克人用枪支换工具,一个由四位艺术家组成的小组将武器切割并将部件焊接成艺术品。战争凄苦,艺术家用废旧枪支做了这件作品,代表新生命、重生、庇护的母性象征。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这是一个通过件物品述说万年人类历史的展览,已经在世界各国巡展多年。在每个场地,举办方都要为这部世界史增添一件能够代表人类社会当下进程的物品作为第件展品。上海是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