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孩做蛋糕,美到窒息却不能吃我喜欢无

01:59上海女孩安吉,大学专业学的是商科,毕业后误打误撞成了一名食物造型师,在接触蜡烛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做了上百件甜点蜡烛。从简单的杯蜡,到抹茶奶油蛋糕、莓果气泡水,再到拿破仑千层酥,一直觉得自己“动手能力很差”的安吉,不断尝试着让蜡烛更像食物。这些蜡烛美到让人窒息,而最适合的享用方式,却是点燃它们。未来,安吉想开一家店,“在吃甜品的时候,旁边还有一个长得一模一样的蜡烛,在那边散发着微光。”现在,不妨先来感受一下蜡烛的微光治愈感。以下是安吉的自述。自述安吉Agnelia(食物造型师、蜡烛手作者)我从小学音乐,大学在澳洲念的商科。毕业后回到上海,那几年家里有些变故,手作任何东西对我来说都是疗愈情绪的出口,我也开始接触食物和蜡烛。其实我是个动手能力很差的人,大概在13、14年的时候,切个苹果都不会,第一次用裱花袋做曲奇,竟然把裱花嘴套在袋子外面,裱的时候就一直掉。我一开始做食物造型,也挺粗糙的。包括我现在做的蜡烛也好,其实都没有特别满意的时候,我总觉得还可以更好一些。当初因为爱好从事食物造型的工作,后来有了更多商业的介入,就变成一个纯粹的工作,渐渐感受不到乐趣。今年疫情,算是一段比较焦虑或者是迷茫的时期,便开始尝试集中做更多甜点蜡烛,寻找一个出口。甜点和蜡烛,都是比较有治愈感的,会帮你散掉一些情绪的东西,也是我认为的“无用的美”吧。手作甜点蜡烛我很喜欢蜡烛,从十年前开始,出国的时候就爱去香薰店买蜡烛。那个时候,一个蜡烛可能要上千块,买回来之后也不太舍得点,但我始终觉得,蜡烛最美的时候就是点燃它,索性自己动手DIY。一开始只是做简单的杯蜡,后来发现某些蜡材在一定温度下打发,会有奶油般的质感,便产生了把蜡烛做成食物造型的想法。大家对于蜡烛的概念,可能还停留在比较光滑平整的柱状蜡烛上,其实蜡烛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纹理和质感。可能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对食物的细节、配色、布景等比较敏感,有时候看到一款喜欢的甜品,或是看到一张食物照片,我就会想要把它变成蜡烛,这三者在视觉上其实是相通的。做造型蜡烛,需要用到不同的蜡材。我们最早的一些工业用蜡,基本上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石蜡。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椰子蜡、大豆蜡等,相对环保。不同的蜡材在不同温度下,会呈现不一样的状态,因此在使用模具制作造型蜡烛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蜡烛也会有差别。除了蜡材的比例、温度的把握,调香和调色部分可能是我比较擅长的。不光是造型像甜品,味道也要接近才行。比如说海盐焦糖的味道、牛奶巧克力的味道或者是咖啡的味道。调色部分,我会观察食物本身的颜色,选择一个基础颜料之后,多次少量加入其他颜色调试,找到最接近的状态。蜡烛到底是不是那么像甜品的关键,其实是细节上面的质感。像一些有着松饼或戚风蛋糕质感的蜡烛,需要用子去戳孔,或者是手捏成不那么规则的造型。这次的拍摄主题,是选一道甜品复刻成蜡烛。我把朋友店里的甜品筛了一轮,最后选了拿破仑千层酥。观察拿破仑的肌理,你会发现它最重要的质感,就是酥脆。大部分的蜡烛,它其实是比较扎实的,没有这样薄薄的轻盈感。我用两种蜡材融化调色,倒在纸盘里凝固成蜡片,再用刮刀一点点刮出酥质,散落的边角料收集起来再贴上去,挤上奶油做一个组合,便有了这样的质感。造型蜡烛系列除了甜品造型的蜡烛,还有几个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是瓶花蜡烛,灵感来自巫鸿老师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这本书。瓶花它非常的女性,如果是在古代,它可以放在案头、床边、茶几,美不自知。铠甲系列,其实还没想好称它为什么名字。将蜡片捏成不规则的形状,贴上金箔,再一片片贴到柱状蜡烛上,就像穿上了铠甲,但其实非常柔软和脆弱。水冰月,这是我目前在售的一套蜡烛礼盒,属于夏日的清凉小萤火、晶莹透亮的和果子。水冰月之月其中“月”这一款,是从电影《寻访千利休》中,茶道宗师千利休将一碗清水置于月下,月亮的倒影投于水中的画面有感而发。茶托和花盒,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仪式感。茶托是随手捏了个蜡片,然后点上金边;小花盒用来插花、喝冻酒、冰茶保温,或是装一盒矿石散香,也都是愉悦的。安吉学生的蜡烛课作品马蒂斯的画作和配色蜡烛绘画蜡烛用的是硬质蜡材,平时主要从画作上汲取配色灵感。还有一些裙边蜡烛,它们像“龙王的小女儿”、“人鱼公主”,燃烧时就像在收集蜡烛的眼泪、在烛光中消融、在消融中舞蹈。我自己做的这些蜡烛,可能是我的实验,尝试不同的造型,要不然我就自己点燃,或者是送给朋友。微光蜡烛空间有一次在家里做完蜡烛,和朋友聊天,我说想要有一家小店,一半是蜡烛,一半是甜品,蜡烛和甜品长得一模一样。越说越高兴,几乎连装修成什么样都想好了。我特别热爱做一些无用之事,虽然不确定在这个年头是否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可是一回头,看到它们在家中的角角落落,心里是一片温柔,就想着要继续地“无用”下去。也好,食材也好,最终都在表达同一件事。它们在无尽的黑夜里,积蓄着能量,点亮了治愈人的微光。这句话,我把它分享在前段时间举办的小小蜡烛展上。一开始收到朋友邀约时,我还有点犹豫,因为我没有一下子做过几十个不同品类的蜡烛,也不确定大家是不是喜欢这个东西。后来还是鼓起勇气,手提了四十多款蜡烛到成都入云屋,举办了主题为微光咖啡馆的蜡烛展。其中有一些蜡烛,是根据入云屋在售的甜品所做的造型。蜡烛展结束后,朋友问我这些蜡烛售出吗。我说,都点了吧。最后朋友还是劝我,“能卖多少不重要,有喜欢的人能带回家,也挺好。”这个小小的微光,虽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可以给我带来治愈的感觉。如果大家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小小的安慰,那就可以了。图片

安吉及其团队编辑

AC捏设计

十一了解更多料理故事,欢迎点赞点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jc/100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