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里共富全国融媒体采风行走进嘉兴海盐

凭海临江风光美,千年古城展新颜!在钱塘江北岸,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得名的海盐是“千年古城、江南水乡、滨海新城”,也是沪杭苏甬四大名城之间的重要城市和“杭州湾北岸璀璨明珠上的第一抹亮色”。7月23日,“嘉里共富”全国融媒体采风团来到嘉兴海盐,走进街道乡村,解码“共富”密钥。

秦山街道

城乡蝶变,激发美丽经济“新活力”

日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公布了第二批、共个未来乡村创建村名单。秦山街道北团村、丰山村2个村成功入选。

图说:秦山街道。主办方供图(下同)

北团村依托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旅游融合先行区契机,通过支部发力、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纪检监督,集中开展村庄全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等工作,全面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60%以上,真正打造了依山傍水的美丽花园村庄。

近年来,北团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省级科普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3A级景区村庄等荣誉称号,去年成功建成“丰山溢水”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

如今,放眼整个秦山街道,城乡美丽蝶变随处可见。围绕“十个一”“五美”标准,秦山街道扎实开展美丽城镇提升工程,对集镇开展综合整治提升,建设公园、停车场、生态绿道等一大批城镇品质提升项目,并建成了核电科技馆、核电小镇客厅、永兴文溪坞、丰山黄家山、北团“三个示范”展示馆等农村特色旅游景点,真正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美丽经济满园开花的盛景。

此外,秦山街道深入实施“核电工业科技”+“美丽乡村”一体化发展战略,投资万元的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完成,永兴村被命名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街道创建成功,3A级景区街道成功创建。

作为秦山街道精品旅游线建设的其中一环,位于永兴村文溪坞内的能量彩虹谷,近年来经过改造升级,精心打造了一个集农业特色种植、内陆生态养殖、果蔬种植采摘体验、体育运动、野外拓展、休闲度假等多项目为一体的特色生态乐园。在这里,游客可以远离城市喧嚣,体验农家休闲生活的乐趣。此外,能量彩虹谷开发的玻璃滑道、骑马、射箭等项目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年永兴村接待游客近28人次,三产服务业收入超过百万。

今年初以来,秦山街道积极推进“共富示范”县域风貌区建设方案,围绕“红色基因,川上田园,美丽蝶变”的总体定位,依托群山、矿坑、河湖、田园等自然禀赋,重点以党建引领推进“整合资源、共联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赢,打造城乡融合、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红色气质富春山居图。

于城镇

特色产业串起“共富链条”

一张长桌,几张板凳,一群农户和一个呼呼冒着热气的烧水壶,傍晚六点,位于八字村的“六点半茶铺”一如往常开门迎客。葡农们聚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在这里,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葡萄。“掌柜”叫周玉良,八字村种葡萄第一人,也是一名党员。在“六点半茶铺”,周玉良和其他党员一道带领葡农们学技术、谈经验、话得失。

图说:阳光玫瑰葡萄

一年又一年,八字村越来越多的农户腰包越来越鼓,群众与党员的心越贴越紧,“六点半茶铺”里的“共富经”越念越火热。

远近闻名的“甜蜜产业”是助推当地共同富裕的一大特色产业。不过,自一尾又名红螯螯虾的蓝龙虾“游”到于城,在当地肥沃的稻田里安家落户“跳”动后,于城农户又多了一大助推共富的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为乡村注入活力。今年初以来,在于城甜蜜共富路上,一个以“八字葡萄—江渭蓝龙虾”为特色的党建引领共富产业示范带项目。目前,全镇葡萄年产值超1亿元,示范带则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开展优质产业项目招引,引进北溟鱼乐室内工厂化养殖项目、蓝龙虾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打造产业振兴共同富裕新样板。蓝龙虾项目余亩育苗示范基地9月份建成,亩均产值预计可达元。

“我们围绕蓝龙虾产业,通过生物育种、保种、育苗为核心技术,辐射外塘规模养殖(产业园带动集聚养殖区),推行稻虾立体生态综合种养,集中供应链、销售和产业链衍生等现代淡水水产养殖业全产业链综合布局,打造集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流通渠道、集体经济、农户于一体的产业共富体系联盟,助力保粮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打造高科技现代农业助力共同富裕样板示范项目。”于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图说:于城镇蓝龙虾

百步镇

商家自治(共治)联盟推进新型社会共治共富模式

近年来,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创新组建商家自治(共治)联盟,充分发挥党建联盟在畅通政商沟通渠道、推进商家自治协商方面的关键作用,实现基层组织融合共进、社会治理共商共治的发展目标,形成全域党建联盟推动共同富裕新思路。

图说:百步镇商家共治联盟

为打破商家“各扫门前雪”的局面,由市场监管百步分局党支部牵头,将区(镇)商家分为16个片区,在各片区内推选不同行业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有公益心、有组织力的商家及党员组成联盟业务委员会,激发“片区党建”对整体联盟的向心力。通过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等形式,实现商家从各自为政、自由经营向联盟督导、示范带头转变。截至目前,集镇余户商家全部纳入党建联盟,覆盖率高达%。

制定发布《商家共治联盟建设与管理规范》,将近三年的做法经验、模式机制固化为“标准”,商家自治(共治)联盟运行更加完善规范,“有事找联盟”更加深入人心,形成具有辨识度的百步基层治理样本。今年以来,不定期对联盟商家进行星级评比,先后奖励优秀商家近5万元、查处违法行为28余起,累计发布3期红黑榜,涉及近30家餐饮单位。

整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村镇建设等8个职能单位优势资源,构建起“联盟委员会主导+商家自主参与+政府部门支撑”的新型社会共治模式。联盟制定公布一批设施维修、绿化维护、矛盾调节等10余项常见问题责任清单,明确对应的片区委员、责任部门,形成“联盟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打破“政府包干、商家甩手”局面,带动了商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破解个别商家不关心、不愿意、不支持等难题。今年以来,党建联盟共组织开展巡查20余次,组织专题培训5次,共收集处理问题余个,处置率达95%。

“自商家共治联盟成立以来,充分带动了商家参与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破解部分商家不愿意参与基层治理的难题,此外,共治联盟的建立不仅有效推动商家规范经营,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商家的收入也相应得到显著增加。”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民晚报记者赵菊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jc/89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