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地中海贫血(地贫)又称海洋性贫血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而使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异常的慢性溶血性贫血,其存在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异,我国以南方地区为高发区,如广东?广西等,α和β地贫携带率分别为8.3%?15.2%和3.4%?5.8%,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也是地贫高发区域,为了解福建福州地区的地贫基因型和分布情况,本研究对该地区的例地贫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分析3种缺失型α-地贫和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位点,结果检出例地中海贫血,包括例缺失型α-地贫(57.9%),例β-地贫(40.9%)和5例α/β复合病例(1.2%)。缺失型α-地贫的主要类型是--SEA、-α3.7、检出率分别为24.9%、3.3%。β-地贫的主要类型是IVS-II-,CD41/42,CD17,CD27/28、-28,检出率分别为9.8%、7.3%、3.5%、1.1%和0.8%。福建福州地区的地贫基因型分布广泛,检出率高,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异质性。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疑似地中海贫血的人群进行检测,有效防控地贫。
该研究为福建中医院血液科年发表于杂志《Hemoglobin》?
为了解福建福州地区的地贫基因型和分布情况,对年1月至年12月就诊的例福州籍疑似地中海贫血病例进行研究,其中名男性,名女性,年龄介于1至86岁之间。所有病例血常规检测均异常: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0fL和/或平均红细胞Hb(MCH)27.0pg,且排除缺铁性和其他贫血。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
取3mL外周血,采用跨越断裂点PCR法(GAP-PCR)检测3种常见基因缺失型α-地贫(--SEA/αα、-α4.2/αα、-α3.7/αα)。采用反向点杂交法(RDB)检测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位点(CD41-42、IVS-II-、CD17、CD27/28、-28、-29、Int、Cap+1、IVS-I-1、CD43、βE、CD31、CD14-15、CD71-72、-30、-32及IVS-I-5)。(注:亚能地贫基因检测产品可全覆盖这些地贫基因型。)
结果在例疑似病例中发现,例为地中海贫血阳性,总阳性率为56.9%,其中例被诊断为α-地贫,例被诊断为β地贫,5例被诊断为α/β复合地贫,分别占总数的57.9%、40.9%、1.2%(图1)。共检测到7种基因缺失,具体的基因型,检出率和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在所有α-基因型中,杂合子--SEA/αα缺失的比例最高,占75.4%。杂合子-a3.7/αα缺失的比例是第二,占10.1%,杂合子-a4.2/αα缺失的比例为3.2%。双重杂合子-a3.7/--SEA,-a4.2/--SEA和-a3.7/-a4.2比例分别为7.7%、2.4%和0.4%;纯合子-a3.7/-a3.7缺失的比例为0.8%。临床表型为静止型地贫,轻型地贫和HbH病,占比分别为13.3%(33/)、76.6%(/)和10.1%(25/)(图2)
在例β地贫中,检测到9种类型的β-地贫基因突变,具体的基因型,检出率和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在所有β-基因型中,IVS-II-和CD41/42的比例最高,分别占42.3%和31.4%。CD17,CD27/28和-28的比例分别占14.9%、4.6%和3.4%。按β+/β0-地贫来分的话,共有82例杂合子β+-地贫,占46.8%和93例杂合子β0-地贫,占53.2%(图3)。
在五例α/β复合地贫中,检出4种基因突变组合。具体的基因型,检出率和所占比例如表3所示,其中一例为轻型α-地贫复合β+-地贫,一例为轻型α-地贫复合β0-地贫,一例为静止型α-地贫复合β0-地贫,两例为静止型α-地贫复合β+-地贫。
α-地贫基因型分为缺失型和突变型。目前,已发现至少种α-珠蛋白基因突变,并且在中国人群中已报道20多种不同类型,包括10种缺失型和12种非缺失型,其中有五种类型,即--SEA/aa、-a3.7/aa、-a4.2/aa、aCSa/aa、aQSa/aa,占中国人群α-地贫突变类型的90.0%以上,前三种是最常见的基因型。在该研究中,检测到7种α-地贫基因类型,类型、比例基本上与福建省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相同,即--SEA/aa缺失型占所有α-地贫缺失基因型的一半以上,--SEA/aa也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等邻近高发区域的α-地贫主要缺失基因型。除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定比例的点突变型:aCSa/aa(10.9%),aWSa/aa(7.0%)和aQSa/aa(1.2%),然而在本研究中未发现上述α-地贫点突变,这应该与基因区域性和种族差异性有关。本研究中α-地贫的静止型,轻型和中间型的构成比分别为13.3%、76.6%和10.1%,轻型的比例最高,这可能是由于--SEA/aa是主要的轻型地贫基因型造成的。
β-地中海贫血主要由点突变引起,少数是由基因缺失引起的。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种突变类型,已在中国发现超过60种不同β-珠蛋白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突变是CD41/42,IVS-II-,CD17,-28和-29,这些β突变类型在中国人群中占90.0%以上。在目前的研究中,检测到9种β-地贫突变,其中IVS-II-和CD41/42最多,福州前三个β-地贫突变类型与福建省其他城市一致,但分布与邻省相比有显着差异。例如,广西自治区的前三个突变类型是CD17,CD41/42和CD26(或HbE);海南省的前两个突变是CD41/42和IVS-II-;云南省的前三个突变是CD26,CD17和CD41/42,这表明β-地贫突变的分布具有强烈的区域性和种族特异性,在不同地区和种族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此外,本研究检测出5例α/β复合地贫,有4种基因突变组合。一例α/β0-复合杂合子的轻型地贫患者,临床表现为贫血和HbF水平升高。当患者为α-地贫和β地贫的双重杂合子时,临床主要表现β-地贫。因此,准确诊断β0-/β+-地贫与不同α-地贫缺失基因的复合杂合子,对遗传咨询和精准实施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省福州地区的地贫基因类型分布广泛,携带率高,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异质性特点,本研究结果可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意义重大。预防地贫,控制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应重视基因检测筛查,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地贫疑似人群进行基因检测。
亚能生物,通过精准分流三项产品(α?αT?β)和地贫常规筛查产品(AB)覆盖98%的中国地贫携带者,通过少见地贫产品和罕见地贫基因检测服务覆盖余下2%的中国地贫携带者,提供%的地贫整体解决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