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背后的“秘密”——诺亚舟海盐县庆安宜家花城幼儿园大二班课程故事
藏在眼镜背后的“秘密”
活动缘起
一天早上,奕霖没有带眼镜,大家都关心的问他:
◆你为什么今天没有戴眼镜?
◆你不带眼镜看的见吗?
◆你为什么平时要戴眼镜啊?
几个孩子的对话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一上午,大家围绕“眼镜”展开了讨论,最后出现一个问题:
戴眼镜的小朋友都是和奕霖一样是散光吗?
于是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采访:
采访过后,孩子们大概知道了戴眼镜的原因,对眼镜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还发现了一个秘密:
原来,眼镜也有区别!
有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散光眼镜还有矫正视力的眼镜······
调查行动
幼儿园戴眼镜的人多吗?
大家激烈的讨论起来·······
第一次调查
调查结束后,孩子们回到班级分享各自的调查结果,大家纷纷表示,调查真的太难了!
Q1:幼儿园这么大,怎么找到对应班级呢?
可以让老师带着我们。
画一张地图吧!
Q2:有的班级没有人,怎么办?
可以把先调查其他班级。
做一个标记,等会再来调查。
Q3怎么记录更清晰,又不会出错呢?
在纸上写的好一点。
我们要弄一张记录表。
孩子们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困难,经过“头脑风暴”找到了解决方法,那在试一试吧!
第二次调查
1、画一画幼儿园楼层图
2、商量出小组分工
3、设计调查记录表
准备齐全,拿上楼层图,调查表、按照商议好的分组,进入到各自负责的楼层,开展第二次调查。
调查结束后,各小组拿出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了新问题:
原来,每个小组只调查了戴眼镜和不带眼镜的,但看不出戴眼镜的原因,怎么办呢?
好好:我们可以重新设计一张调查表,里面设计有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戴眼镜的。
羽扬:我们可以在调查的时候问清楚是什么原因戴眼镜的。
琦琦:我们可以用符号代替。
第三次调查
在一次次的试错、讨论、再尝试的过程中:“什么是调查,如何设计有效的调查表?”,孩子们用直接操作,亲身体验获得经验。
那幼儿园里到底有多少人戴眼镜呢?
一起统计吧!
1、用“运算”的方法
2、用代替物进行点数的方式
统计结果出炉啦!
知疑解惑
保健老师来解惑
原来如此,但又引发了新焦点······
???什么是眼保健操?
:我知道,我哥哥在小学就会做眼保健操。
:我看到过,但是我不会。
:我们邀请哥哥来我们幼儿园教我们吧!
就像上次邀请小伙伴一样,画一张邀请函。
邀请小学生
期待······
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不断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护眼睛从我做起!
小学生的眼保健操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眼睛能看到东西?
小动物的眼睛和我们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