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电站第一代建设者于洪福就是要挑战

<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设运营的核电站。作为第一任厂长,37年前于洪福带领团队硬是克服各种“不可能”从无到有,成就了“核电强国”之路。

今天的“我和我的祖国·功勋”专栏,一起认识这位共和国核电站的第一代建设者。

84岁的于洪福,身体健朗。一见面,老人给我们拿出了一本本厚厚的相册,一张37年前那个冬天的合影,打开了中国核电发展记忆的大门。

年,于洪福接到了新任务:参与筹建新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重任,于洪福带着来自祖国各地的60多人组成的科研团队,来到了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浙江海盐。

秦山核电第一任厂长于洪福

那时候正好是大冬天,湿冷湿冷的,屋里比外面还冷。那开会的时候跺跺脚,后来我说大家站起来。

然而,生活上的困难还不算最难,像大石头一样压在于洪福心上的是这个核电站到底怎么建?

秦山核电第一任厂长于洪福

施工队伍都进去了,当时我们对整个核电站的管理还不掌握。心中也没数。(您没感觉有撑不下去的时候吗?)有!真有!一个新问题又出来了:我还行吗?

虽然心里打鼓,可于洪福行动上却从没犹豫。面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他坚持“以我为主”,带领团队去国外原子能机构学习考察,又从清华大学拿来专业教科书,白天工作晚上学习。为的就是告诉全世界:中国行!

秦山核电第一任厂长于洪福

脑袋里有这个问号,小的时候就有那个劲儿,还不太服气。中国要强,中国人就得有志气,有志气就必须要有本领。

这股不服气的劲头,成了他不断拿下“不可能”的巨大动力。在随后的九年里,于洪福带领团队,突破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年完成了核岛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年8月,反应堆第一次装料,4个月后,年12月15日零时15分,崭新的核电流顺利并入华东电网。现在秦山核电反应堆从1个发展到了9个,从30万千瓦跨越到百万千瓦,累计发电超过亿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核电基地。

退休后,于老并没有离开海盐,而是更加坚定地坚守在秦山核电,四个女儿、女婿,外孙也都选择了献身祖国核电事业。

于洪福女儿

基本上在家呆的时间应该说不多。(那还是很支持爸爸的?)必须的啊。

现在的秦山核电,有更多的年轻人坚守、创新、奋斗。

秦山核电燃料操作处换料维修科员工余海涛

踏踏实实地做,精益求精地做。

秦山核电燃料操作处乏贮科科长吴伟

这两个堆就是我们秦山三期的重水堆,有先天的优势可以制作钴-60,从工业钴-60增加到医用钴-60,现在我们可以提供中国芯。

秦山核电第一任厂长于洪福

没有后悔过,从来没有后悔过。中国强大起来,如果是每个人也都继续做贡献的话,将来就会更强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yy/105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