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宝喜欢乱吃东西,是调皮?是好奇心重?
“宝宝,这个是纸,不能吃的哦!”“宝宝,这个是泥土,不可以吃的哦!”“哎呀,宝宝,这个是。。。。。。不能吃呀!”家里有一个乱吃东西的宝宝,麻麻是不是很崩溃?无论你怎么说,无论你说多少遍,宝宝依然我行我素,该吃照吃,乐此不疲。那么,宝宝为什么喜欢乱吃东西的呢?是宝宝太调皮了?还是好奇心太重,喜欢尝试不同的味道?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宝宝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医学上称之为异食癖。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一、异食癖:一般连续一个月以上不断主动进食非食物性物质称为异嗜癖(也就是异食癖)。非食物性物质如泥土、煤渣、烟头、毛发、纸张、玻璃以及金属玩具等等。尤其以1-3岁幼儿多见,学龄儿童也就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症状哦。
二、引起异食癖的原因:很多老人可能都会知道,宝宝肚子里有虫,可能会出现异食癖。其实,除了这个,还有很多的因素,可以导致宝宝出现异食癖的情况;甚至会引起严重的症状,如饮食差,乏力、营养不良、贫血等。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患儿有一半以上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异食癖,给于铁剂治疗后,一般1-2个月,异食症状就会消失,所以,要注意观察宝宝平时的饮食习惯,如果宝宝平时不喜欢吃瘦肉、动物肝脏或者动物血等这些含铁量高的食物,就要警惕缺铁性贫血的可能。
2、锌缺乏:锌具有改善味觉的功效,如果宝宝有锌缺乏,就可能会出现味觉异常,不仅表现出挑食、偏食、厌食,还可能因为味觉异常而出现吃泥土、墙皮、纸张等所有宝宝能够接触的东西。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家长,宝宝有可能会吃一些比较小的玩具,比如钢珠、磁力球等,这就比较危险了,家长一定要注意看护好宝宝,尽量不要给宝宝玩能够直接吃进嘴巴里的小玩具。
3、精神神经因素:有些宝宝可能是有先天性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等情况,不能够识别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这样的宝宝就要家长多费心看护了。
4、心理因素:有些宝宝可能因为家人没有给于很好的关怀,或者是被虐待,出现心理创伤,也是很容易出现异食的情况。
三:异食癖对宝宝的影响:
1、如果是吃进去泥土、纸张等这些没有营养不能被吸收的东西,会导致宝宝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
2、如果宝宝吃进去了比较尖锐的物品,比如说尖锐的玻璃,就有可能会划伤口腔和食道,引起出血。上面所说的磁力球,临床上就见过有宝宝吃了,还不止一颗,一颗一颗的磁力球互相吸引着,手术取出时,发现宝宝的肠道已经被挤压坏死了。
3、如果宝宝长时间吃进去较多的泥土等异物,也会导致宝宝腹胀,影响进食量,从而引起营养不良。
4、缺铁性贫血可以引起异食,同时乱吃东西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和铁的来源,异物进入消化道可引起肠粘膜损伤,导致慢性出血,而慢性出血又可使铁丢失,进一步加重缺铁性贫血,形成恶性循环。
5、肠道寄生虫的宝宝容易出现异食,同时乱吃进去的东西也会滋生一些寄生虫,损害肠道黏膜,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异食对宝宝的影响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所以要了解宝宝异食的原因,尽早的对症治疗。
四、异食癖的治疗:
1、缺铁性贫血:就要及时的补充铁剂,同时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剂的吸收。平时多吃一些含铁多的食物,比如动物的血和肝以及红色的肉,比如猪血、鸭血、鸡血、猪肝、鸡肝、鹅肝,以及牛肉、羊肉、猪肉等。
2、锌缺乏:要及时的补充锌,改善味觉,促进食欲。平时多吃一些含锌量高的食物,比如牛羊肉、猪肉,牡蛎、蛋类等。
3、有心理的因素的,首先要注意家庭的情况,有没有夫妻不和、婆媳矛盾,家里经常战火纷飞的;有没有经常在孩子身上出气,不是打就是骂的;樊登说过,父母教育孩子时,打骂孩子就是出气的一种表现,因为孩子你气着我了,我就要打你出出气。父母以为的为孩子好,为了教育好孩子,做虎爸虎妈,其实是害了孩子。经常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有可能引起异食癖。此外大人也不能因异食而责骂孩子,捆绑孩子手脚,这样更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背地里变本加厉的乱吃。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家庭和睦,父慈母爱,精心抚育,这样对孩子的病症才是有帮助的,会让孩子逐渐的改掉异食的情况。
五、结束语:粑粑麻麻们,不要再把宝宝乱吃东西不当一回事了,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甚至是一生的健康。
我是儿科医生李晨华,更多儿科问题,欢迎扫码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