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与消化性溃疡

非甾体抗炎药与消化性溃疡

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和风湿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抗炎、解热及镇痛,如生活中常见的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其胃肠道副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引发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以及溃疡出血,甚至威胁服药者的生命安全。

非甾体抗炎药有什么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道副作用主要体现在老年患者身上,这可能与老年人上皮修复能力下降,导致黏膜防御功能减退有关。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微循环功能相对减退,胃黏膜缺血、淤血、缺氧状态更容易发生,故粘膜更易受到损伤、糜烂甚至出血。此外,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使得非甾体药物在体内代谢减慢而容易蓄积,亦增加了其副作用。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应该怎么做?

由于非甾体抗炎药的强力镇痛作用,其诱发的上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常为无痛性,消化道症状不明显,多以溃疡出血为首发症状。故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黑便,定期检查大便潜血。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避免空腹,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抗炎药物同时服用。患者若出现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如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黑便和呕血,应及时停药和就诊。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或使用其最低有效剂量;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双氯芬酸等肝损伤比较大的药物。同时,可配合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道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zj/47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