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在一个下雨天带着女儿站在沙湾大桥最高处的栏杆边迟疑了1个多小时想同归于尽,在女儿喊回家后才重拾活下来的勇气;她摆过地摊、扫过街、做过钟点工,独自承担为女儿医治和养家重担,打破了医生预言女儿活不过20岁的死亡魔咒;她推动改变了政策,使广州市从年8月1日开始,城镇居民医保将重症地贫纳入“门诊特定项目”;她被广大地贫患者称为“地贫妈妈”;她把企业捐赠的50万善款中的30万当场转赠给其他地贫患者,她也因此成了从央视到各省电视台的嘉宾红人……
为了女儿放弃轻生念头
年11月,家住市桥三堂的26岁何淑娟生下女儿郭熳莉。未及细品初为人母的欢欣,何淑娟就发现了孩子的异常:很苍白,也爱哭,食欲很差。女儿7个月大时已住过两次院,直到年女儿第三次住院时,才被确诊为重型β地贫。医生告诉她:这种病是没办法根治的,患这种病的人短的活几岁,长的也活不过20岁。治疗是一个无底洞,要耗费相当多的金钱与精力。医生建议她们早日放弃,夫妻离婚重组家庭,有可能会生下健康宝宝。何淑娟说:“我以前只听说过地中海,知道那是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却没听说过地中海贫血病,更不知道这是一种绝症。”
女儿每个月要输一次血、每周不少于5天要排铁,高昂的费用让从番禺粤剧团辞职在家的何淑娟走投无路。
年,丈夫与她离婚。
何淑娟记不清是哪一天了,只记得当时天很冷,下着雨。她穿着一条大摆的长裙,带着女儿郭熳莉站在沙湾大桥最高处的栏杆边,想跳下去一了百了。她迟疑了1个多小时。怕女儿受冻,她用裙摆裹着女儿。正当她想同归于尽时,郭熳莉说:“妈咪,我好冷、好饿,我们回家吃饭吧!”
何淑娟与女儿
这句话让何淑娟重拾活下来的勇气。她说:“我并没有输得一无所有,我还有女儿,还有我们母女能回的家。”
何淑娟去摆地摊,扫街,发传单,做钟点工煮饭、搞卫生,为社区做家庭调查,她要赚钱为女儿治病,维持这个家。
母女俩的事迹经本报率先报道后,一些热心人士为郭熳莉捐款,番禺上至市委书记下至菜贩、打工仔都来关心慰问她们。
为地贫防治和救助奔走
在治疗女儿地贫的过程中,何淑娟接触了很多地贫患者及家庭:先是番禺的,后来是广州、梅州、茂名、湛江的,再后来是广西、贵州、湖南及全国各地的,大家互相安慰,互相关照。因为何淑娟对地贫知识了解得多些,加上热心助人,她成了地贫家庭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大姐”,人称“娟姐”。
年,何淑娟正式注册成为广州市义工,参加广州YMCA地贫援助项目小组。她把搜集到的多个广州地贫患儿的信息列成表登记在册,为每个地贫家庭建立电子档案。她说:“我将这些不幸的家庭组织在一起互助抗‘贫’,生活就多了一些希望和温暖。”
何淑娟为广州地贫家长会的小朋友过生日
医院医院的病房,在大型公益地贫宣传活动上,在地贫家长会上,这些年来都活跃着一群身穿黄色T恤、标注有“关爱地贫,携手同行”的义工群体,领头的一定是何淑娟。
9年1月22日下午,何淑娟带女儿郭医院输血时,认识了老家广东云浮、父母都在广州番禺打工的张泽浩。8岁的张泽浩只有4岁小孩的样子,且骨瘦如柴,肚大如鼓,人黑似非洲人。2月21日下午,何淑娟与其他义工到出租屋探望张泽浩。听他妈妈说,这天正好是浩仔8岁生日,他从未过过生日。准备好了水果、吊车玩具和药物的何淑娟,马上满城去找蛋糕,最后求到了一间蛋糕店将别人订好的一个生日蛋糕卖给她。
张泽浩的最大的梦想是去动物园看看老虎、狮子。但因他一动就全身疼痛,何淑娟想等他稍好些再圆他的梦。可惜浩仔在3月30日永远离开了人世。说起这事,何淑娟就泪流满面,连称“遗憾”。
在何淑娟的号召下,参与地贫援助的义工、志愿者已达数千人,她也因此被推举为广州市地贫家长会会长、广东省地贫防治协会家长会助理和广东地贫防治协会广州分会会长。她有80多个QQ群,几乎每个群都有人,她的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都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包括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
《建议对地中海贫血症高发地区进行强制免费婚检、孕检,从源头抓起杜绝悲剧发生》《建议政府尽快牵头成立“地贫专项防治救助基金”》《加大地贫宣传范围,呼吁市民重视,让孩子从小了解地贫知识》《将地贫纳入残疾人范畴,解决成年人就业难医保难生存难问题》……
何淑娟与地贫家长们不断向市政协委员反映情况,到市政府求助,终于得到了回应,广州市出台了新政策:从年8月1日开始,城镇居民医保将重症地贫纳入“门诊特定项目”,参保人可以享受输血和排铁治疗,报销部分也达到了每月元。
通过央视感动中国
1月18日晚上7点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了《“梦想合唱团”传递正能量》的新闻,何淑娟——这位极普通的番禺人,走进了中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当晚8点,央视《梦想合唱团》第7期节目开播,他们的故事让包括孩子刚5个半月大的广州队队长杨千嬅等许多人落泪,也让全国人民知道了“地贫”。
被广大地贫患者称为“地贫妈妈”
在现场,加多宝集团向郭熳莉捐助50万元。何淑娟受宠若惊,立即表示将拿出30万元来成立地贫基金,以帮助广州其他地贫家庭与普及防治地贫知识。
撒贝宁向何淑娟掬了90度的躬,激动地说:“这30万元,从何妈妈的手里流动到别的孩子手里,代表爱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只有流动起来,它才能真正有力量!”
成千上万的人在微博或网上论坛对何淑娟的事迹进行了评论,一位网友称何淑娟为“感动中国的坚强妈妈”。
此后,东方卫视、四川卫视等纷纷邀请何淑娟母女作为嘉宾,出席一系列公益节目,宣传防治地贫知识。(撰文/本报记者林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