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病因治疗:纠正病因
1.1造血原料缺乏
缺铁性贫血
*一般治疗
→富铁食物补充:红肉、动物肝脏、黑木耳、海带、紫菜、豆类等
→改善胃肠道功能,治疗消化不良
*铁剂补充
→口服铁剂→多用于轻-中度贫血
→静脉/肌注铁剂
→多用于中-重度贫血
→口服补铁效果不佳或不耐受
→接近妊娠晚期/近足月,需在分娩前快速提升血红蛋白
→因为宗教等原因拒绝输血患者
地中海贫血
*轻中度贫血一般无需治疗
巨幼细胞贫血
*一般治疗
→改变饮食结构:新鲜蔬菜、水果、瓜豆、肉类、动物肝肾等
→改变烹饪习惯:避免维生素失活
*叶酸缺乏者:叶酸补充→口服叶酸15mg/天或肌注叶酸10-30mg/天(有胃肠反应者),直至贫血纠正
*维生素B12缺乏者:维生素B12补充→维生素B12肌注-μg/天,2周后改为每周2次,直至贫血纠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
*支持治疗为主
→增加营养
→提高免疫,预防感染
→预防出血
*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1.2破坏增多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妊娠期特有疾病诱发→按妊娠相关疾病处理
*药物诱发→避免药物使用
1.3丢失
失血性贫血
*控制出血
*根据失血量及进一步失血倾向判断输血指征
*大出血时应启动大量输血方案
2.按贫血严重程度(分度)治疗
2.1轻度贫血
纠正病因为主
2.2中度贫血
原则上以纠正病因为主,无需输血
如果短期内可能终止妊娠、有继续失血风险、患者有贫血相关症状,可酌情输血
2.3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
建议输血:注意少量多次输血,避免心脏负荷加重、急性左心衰
3.治疗原则:产前-产时-产后治疗一体化
3.1孕期
对患者进行正规营养指导,避免饮食结构不合理
常规进行叶酸、复合维生素补充
孕期注意监测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变化,铁储备降低者应及时补铁
注意监测胎儿宫内生长状况
3.2围分娩期
适当放宽中度贫血患者的输血指征(尤其是评估产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
积极处理第三、四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风险
3.3产后
产后加强预防感染治疗
加强新生儿监护及随访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王泽华、丁依玲主编,全国高等教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精编速览妇产科学,北京: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4.彭宝华、郭晓青主编,妊娠合并症的诊断和及治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作者:阮洁、周淑
编辑:李金科、阮佳英、石钢、熊庆
原创文
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