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华网」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列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场景建设“一本帐S1”中“浙里公权力大数据监督”试点应用场景,海盐也成为浙江省“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场景建设唯一承建的县(市、区)。
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是全省数字化改革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跑道中的多跨场景,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的权力运行实施监督。
今年,海盐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研发“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场景应用,构建多跨协同、系统高效的监督平台。
日前,海盐经济开发区某装修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材料供应、实际设计等问题,多次变更工程内容,累计变更量超过计划10%,增加金额达万元。通过“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海盐经济开发区纪工委发现该问题,立即启动核查程序。
据悉,“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设有廉政地图、项目仓库、群众诉求、廉政预警、监督处置和研判大厅等六大板块,可以对权力“越轨”开展实时记录、分析、监督和处置。特别是工程项目、招商引资、土地收购三大关键领域,采取预警模型和数据碰撞算法等方式,建立平台风险预警机制。该装修项目由于变更频繁超过概算,引起平台二级预警,进而引发处理机制。
此前,海盐经济开发区根据近三年来的经济指标,发现工程项目、招商引资、土地收购支出在每年项目资金量中占比达80%,同时,它们也是岗位廉政风险高发的重点领域,因此,海盐经济开发区把三个领域作为重点开发场景,将公权力运行流程搬到线上,形成运行闭环体系。如工程项目领域,平台通过各类算法,能及时发现徇私舞弊围标串标、项目肢解拆分规避招投标等潜在风险。
对平台发现的风险或潜在风险点,海盐经济开发区按照“四责协同”要求,设置“黄哨”和“红哨”两类两级预警机制,由海盐经济开发区主体先行核查,区纪工委再复核,提高监督精准性,为廉政风险化解安上“双保险”。截至目前,平台已设置预警监督模型50个,比对各类数据20余万条次,产生“黄哨”预警条,“红哨”预警28条,5人受问责处理。
同时,“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按照权力运行轨迹形成信息卡片,展示每个项目的完成进度,呈现每个环节的佐证材料。每一张信息卡片又被赋予“内外双码”查询功能,“内码”向工作人员开放,“外码”向社会公开。很快,群众可通过“浙里办”扫码了解项目名称、工程进度等基本信息,还能一键举报或提出诉求,共同参与项目监督。
“开发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经济平台。‘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的应用,让权力运行得到全程动态监督,为基层监督提供‘智慧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海盐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原标题:
浙江海盐这个平台为开发区公权力监督提供“智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