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非必要不来盐非必要不出市

<

当前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周边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又将迎来“五一”假期,人流物流增大,为严防疫情输入,确保全县人民度过一个安全、祥和、快乐的假期,县疫情防控办发布最新提醒如下:

一、非必要不来盐

如有在外地的亲朋,尤其是所在城市有中、高风险地区,请主动告知“五一”期间暂不来(返)盐。如确需来(返)盐的,需提前48小时向所在村(社区)、单位或入住宾馆(酒店)报备,并通过“海盐来(返)盐自主申报系统”进行申报,配合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二、非必要不出市

倡导就地过节,减少出行,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远行,尤其是跨地区、跨省出行,严格限制前往周边疫情严重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出行的,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从市外返盐后第一时间向所在村(社区)、单位报备。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校师生员工要严格执行审批报备制度,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要带头表率,引导亲属就地过节。

三、落实管控措施

省内嘉兴市外低风险来(返)盐人员严格查验健康码、行程卡,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盐后3小时内前往“愿检尽检”核酸采样点(详见下表)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省内嘉兴市外有本土病例的县(市、区)除“三区”外人员,实行3天2次核酸检测措施(2次间隔24小时);对“三区”范围内人员,采取相应分类管控措施。

对省内封控区来(返)盐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措施,健康码赋“红码”;管控区来(返)盐人员实行“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措施;防范区来(返)盐人员实行“核验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措施。

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周边疫情严重重点地区来(返)盐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健康码赋“红码”,集中隔离期间费用自理。

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来(返)盐人员分类实行“7+7”“3+11”“2+14”等健康管理措施。

省外低风险地区来(返)盐人员抵盐后需连续3天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期间避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不参加聚会活动。

四、减少公众聚集

严格落实“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旅游景区、图书馆、博物馆等接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50%。餐饮单位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就餐人员落实现场测温、扫码、佩戴口罩等措施后进入,饭店、餐馆等堂食按容量的50%控制人数,鼓励顾客打包带走消费。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需经有关部门审批,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应控制在10人以下。少聚集、不扎堆,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五、配合场所管理

进入商场超市、住宅小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所有对外经营和服务单位等,主动配合做好测温、扫“盐易码”查验健康码及行程卡等防控措施。在公共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自觉养成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一米线”等卫生习惯。

六、加快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每个公民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尤其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及加强针接种,共筑免疫屏障。

七、做好健康监测

广大市民要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主动筛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就近发热门诊(诊室)就医,并主动告知近14天的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海盐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4月29日

全媒体记者:柴丽婷

原标题:《“五一”假期非必要不来盐、非必要不出市!海盐发布最新提醒!》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zj/98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