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余华游海盐原来他的家乡记忆,早已藏在

相应的,人们对他津津乐道的,也主要他为了避免跟“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嘴巴打交道,同时又为了能进可以随意迟到的文化馆而弃医从文,以及小时候在卫生院太平间午睡等等有意思的事情,倒不是探讨他那些思想深刻的作品。

但是没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作家给世界带来温暖的方式之一。

对我来说,很荣幸余华是我们浙江人。准确地说,余华是浙江海盐武原镇(现为街道)人。余华也时不时会写到自己的家乡。

他在《余华自传》里这样写海盐:

我的记忆是从“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的海盐开始的,我想起了石板铺成的大街,一条比胡同还要窄的大街,两旁是木头的电线杆,里面发出嗡嗡的声响。

他在《麦田里》回忆童年的武原:

我家在一个名叫武原的小镇上,我在窗前可以看到一片片的稻田,同时也能够看到一小片的麦田,它在稻田的包围中。这是我小时候见到的绝无仅有的一片麦田,也是我最热爱的地方。

在余华的许多作品里,时不时地就会看到海盐的地名、路名、街名、桥名、店名和标志性建筑。

比如他在央视《朗读者》中朗读的《在细雨中呼喊》中,提到了“海盐南门”;

在《死亡叙述》开头写了“千亩荡”;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写了“南塘街”;

在《炎热的夏天》了“天宁寺”;

在《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写了“虹桥新村26号”,上世纪80年代初,余华大部分业余时间就在那儿阅读与写作;

《命中注定》故事发生地“汪家旧宅”就是余华童年旧居,如今的杨家弄84号……

当然,如今的海盐早已不是余华童年记忆中去嘉兴“坐船要三到四个小时,交通极其不方便”的海盐了。

如果你想要去海盐看看余华生长生活过的地方,除了到上面提到的几个地方去打卡,还可以去走访欣赏几个文化景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zz/101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