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在生物氧化及还原过程和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C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凝血功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并参与解毒功能,还有抗组胺及阻止致癌物质生成的作用。
它多用于补充营养及治疗坏血病、齿龈肿胀、齿龈出血,以及增强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或其它疾病的抵抗力,并作为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的辅助治疗,也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看起来,维生素C的作用很大,然而近年来,据国内外研究表明,由于维生素C的用量日趋增大,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愈来愈多,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每日服用1~4克维生素C,即可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胃出血,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C,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由于胃酸分泌增多,会促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还可酿成胃黏膜充血、水肿,导致胃出血;贫血,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致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情加剧恶化。若病人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氨酶,每日使用维生素C超过5克时,会促使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导致贫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专家介绍李航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角膜病、眼表疾病、白内障、泪道疾病的临床研究。擅长各种角膜移植手术、复杂翼状胬肉手术、白内障手术、泪道疾病的手术及角膜墨染术。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角膜病科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角膜病(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等)、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以及泪道阻塞、外眼病的诊治。
来源:保健时报
责任编辑:邵婉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