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种类
白血病分為多種,分別按照受影響的白血球類型(粒細胞或淋巴細胞)及屬於慢性或急性來命名。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徵狀發展得很快,假如不治療或會在發病初期死亡。
最常見的兒童急性白血病會損害淋巴細胞,這種疾病稱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通常是兩歲至10歲小童。
成年人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會損害粒細胞,這種疾病名為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的徵狀發展較慢,患者的白血球幾乎正常發育完全才離開骨髓進入血液,它們可以發揮機能但運作不太完善。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會影響粒細胞,病程分為兩期,慢性期可持續數年,徵狀慢慢呈現,然後進入較急性階段(加速期),此時徵狀急速轉差。
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會損害淋巴細胞,最常見於30至60歲人士。
白血病的症状
徵狀因人而異,視乎白血病的種類及病期。早期白血病可能全無徵狀,不少慢性白血病患者都如是。有些患者初時徵狀很輕微,其後轉壞,感覺甚似感冒。白血病許多徵狀都不很清晰,它們包括:
1、疲倦、氣促和皮膚蒼白(貧血所致—紅血球數量減少)
2、發燒
3、受感染難以痊癒
4、異常瘀血或出血
5、皮膚出現紅色或紫色斑點—斑疹
6、骨骼及關節疼痛(因骨髓細胞積聚造成壓力)
7、淋巴結腫大(遍佈全身,包括頸、腹股溝及腋下,屬於免疫系統一部分)
8、脾臟腫大導致左腹脹滿或一觸即痛的腫塊
9、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
10、牙肉腫脹和偶爾睪丸腫大
11、頭痛及視力模糊
12、皮膚痕癢
13、陽具痛楚地持續勃起(極罕見)
白血病的成因
白血病的確切成因尚未清楚,但以下風險因素會增加患上白血病的機會:
1、免疫系統虛弱
2、年齡(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40歲以上人士較常見)
3、性別(患白血病的男性略多於女性)
4、吸煙
5、某些遺傳因素,例如唐氏綜合症
6、其他血液疾病,例如罕有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即骨髓無法製造任何血細胞
7、接觸化學品苯
8、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及潰瘍性結腸炎,但不能肯定究竟是疾病本身或治療疾病的藥物令白血病風險增加
現在已有证据显示某些家族患白血病的風險較高,但一般白血病並非家族遺傳。
诊断白血病
病人須接受驗血檢測。血液樣本會交送化驗所檢測正常血細胞是否不足,以及查找是否有不正常白血球。醫生會視乎驗血結果考慮應否進行其他測試,包括:
1、骨髓組織切片檢驗,在顯微鏡下檢驗所有血細胞
2、分析血液及骨髓內異常細胞的染色體和DNA(細胞遺傳學分析)
3、分析白血病細胞所含的抗原(免疫表型)
4、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X光射線或超聲波掃描,查找腫大淋巴結、腫大脾臟或其他腫瘤
5、透過心臟超聲波檢查心臟是否健康
治疗白血病
治療視乎白血病的種類而異,但可能包括以下:
化療:利用藥物毀滅癌細胞
放射性治療:利用X光射線殺死癌細胞
骨髓或幹細胞移植:將他人(最好是兄弟姊妹)的健康骨髓或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
生物療法:例如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施用名叫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藥物
單克隆抗體/標靶療法:單克隆抗體是一類藥物,可識別和標靶癌細胞常會含有的標記
類固醇藥物:適用於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
患者可能還要配合其他治療,包括抗生素、輸血、輸血小板及注射生長因子。
白血病的治療成效如何,主要視乎疾病的類型和病期。急性白血病往往會進入緩解期,徵狀會消失病情亦受控,但並不表示患者已痊癒。遺憾的是許多急性白血病患者進入緩解後都會復發,即白血病重新發作。
如何面对白血病
患者獲悉有白血病可能感到很迷惘和震驚,消息對患者和家人都造成極大沖擊。病人接受癌症治療時最重要是學懂如何說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尋求支援來紓緩生理和心理不適徵狀,此外還要儘量多了解所患的白血病類別,這樣才能有控制自如的感覺。
療程結束後,患者的生活不能立刻回復正常,這可能令人感到沮喪。許多病人也會覺得疲倦,有些病人治療後數月仍感到疲累,所以患者應接受現實,作好心理準備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可以康復,預早安排上學或上班事宜,又或者在病後初期兼職工作。
輕鬆漫步有助病人恢復做運動,還可慢慢鍛煉體力。食慾轉佳後,應儘量注重飲食健康均衡,每天最少吃五份蔬果。
至於較後期的癌症患者,則可尋求額外支援,即紓緩護理。這種護理目的在於減輕徵狀或減慢疾病進程,但不能治癒疾病。醫院、善終院舍和痛症診所的醫生及護士是這方面的專科人員,可為病人提供所需的護理,還可作家訪。
常见问题
1.治療白血病會導致脫髮嗎?
這要視乎療法的種類,有時候化療會導致脫髮,但若病人同時接受其他治療一般不會完全脫光。
化療是治療白血病的方法之一,即利用藥物殺滅癌細胞。某些化療藥物有脫髮或頭髮稀薄的副作用,但並非所有化療藥物也會導致脫髮,有些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其他只會令頭髮變得略為稀薄,但有些則會導致頭髮完全脫落。請諮詢醫生或癌病專科護士白血病療法會否導致脫髮。
若療程可能有脫髮副作用,患者可考慮在療程開始前剪短頭髮或購買假髮。選購假髮可找護士談談,醫院通常有假髮供應商到訪,護士還可提供意見。
病人治療期間若有脫髮問題,療程結束後頭髮通常會重新再長,但新長的頭髮顏色可能有變,又或是髮質變軟或變得卷曲。
2.化療會令人作嘔嗎?
並非所有化療藥物也會令人作嘔或嘔吐,即使嘔吐不適亦可服藥紓緩。
化療對每位病人的影響都不同,有些完全沒有嘔吐不適,有些接受治療後立即嘔吐,通常一天後便不會再嘔吐,又或者在治療後一天才會嘔吐。部分病人接受任何療程之前都會作嘔。
假如病人接受化療作嘔或嘔吐,醫生一般會處方止嘔(止吐)的注射或口服藥物。這類藥物對大部分患者也有效,但具體成效還須視乎多項因素,包括病人服用的藥物組合、劑量、對藥物的反應和其他因素(例如年齡和病歷),都可能影響服藥後的感覺。止嘔藥或可完全止嘔或減輕徵狀,假如無效則應告知醫生,以便轉用另一類藥物。
3.會將白血病傳給子女嗎?
在極罕見的病例中,女性患者會將白血病傳給尚未出生的胎兒,但兒童是不會被父母「傳染」白血病。
年,科學家發現在極罕見的情況下,母親的癌細胞會透過胎盆傳給尚未出生的嬰兒。科學家們透過「基因指紋」鑑證法,發現一名28歲的日本媽媽在懷孕期間,其白血病細胞傳給體內的嬰兒,但這類病例極之罕見,大部分母親和嬰兒都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某些可經母體遺傳的疾病會增加個別類型白血病的風險,但這並不會直接導致白血病。這些疾病包括唐氏綜合症、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貧血和共濟失調微血管擴張症候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