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报见习记者梁露露
东东是一名刚满4个月的女婴,她一出生就患有白内障,但由于没有相关医学常识,东东的家人并没有发现她眼睛有问题,直到东东满月后,东东妈妈才发现孩子的瞳孔是白色的,跟其他宝宝的不一样。随后,父母带着医院就诊,最终被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常伴有视力低下、斜视等该院眼科主任孙先桃说,很多人认为白内障只会发生在年长的人群中,其实白内障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一些婴幼儿或儿童也有可能患白内障。而且,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眼部疾病,也是儿童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孙先桃介绍,婴幼儿白内障的主要症状为“白瞳症”。所谓“白瞳症”,就是新生儿出生后瞳孔区有白色反射,其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先天性白内障,还常常伴有视力低下、斜视、眼球震颤等眼部异常情况。如果婴幼儿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医院就诊,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其中约1/3的患者与遗传有关。而非遗传性白内障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局部或全身障碍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母亲营养不良或出现代谢障碍,比如母亲在孕期存在贫血或缺钙、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甲状腺机能不足、异常分娩、缺血、缺氧等。
环境因素也是婴幼儿患白内障的原因之一,例如孕早期宫内受病毒感染、化学药品、X光照射等因素影响,导致胎儿晶状体发育出现障碍,从而形成白内障。除此之外,某些早产儿出生后因各种危重疾病需要长时间吸入高压氧,也可能引发先天性白内障。
是否手术治疗,要看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孙先桃介绍,先天性白内障可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而是否需要手术的关键在于晶状体的混浊程度、混浊部位及眼部情况。
儿童眼睛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特点是巩膜硬度低、前囊膜弹性大、玻璃体压力大、眼内炎性反应大、瞳孔不易扩大等,导致白内障手术难度增加。同时,屈光状态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想手术后获得良好的视功能重建,儿童白内障的治疗比成人白内障更具有挑战性。
虽然客观来说,先天性白内障需要尽早进行白内障摘除,恢复屈光介质透明性,以恢复正常的视功能,然而,婴幼儿眼部结构仍处于发育阶段,血房水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手术易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和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此外,摘除晶状体后会丧失眼部调节能力,增加弱视风险。因此,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应该听从眼科医生建议,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确定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编辑删除
大河儿童团
宝/贝/的/健/康/专/家
亲子|健康|教育|游玩
统筹:于素文
编辑:孙倩文
大河健康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