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哪些发病信号

想做一只健康快乐的布谷鸟

布谷鸟儿科医生工作室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哪些发病信号?

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在3岁以前出现症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反复发生肺炎,而且症状迁延不愈,治疗较困难;这些孩子体格往往比较瘦小,活动量差;严重者在婴儿时期就开始出现喂养困难(表现为吃奶费力、速度缓慢)、多汗、气急和烦躁等。

患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往往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出现口唇和甲床紫绀。部分病孩平素无明显症状,只是在体检时才发现有心脏杂音。因此,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当去小儿心脏专科就诊,明确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何易患感冒或肺炎?

某些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因为存在左半心的血液通过缺损或动脉导管分流到右半心,使肺部血流量增加,平时处于肺充血状态;如同时有心功能减退(左半心衰竭),血液还将淤积于肺部血管,这样的一种肺充血和肺淤血的状态,使肺部局部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一旦感冒,便很容易发展为支气管炎和肺炎,而且炎症较难控制。

心脏杂音越响,心脏疾病越严重吗?

心脏杂音系指心音以外的其他紊乱的音响成分。由于部分病孩病情较轻,日常表现与正常小孩无明显差别,只是在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但因心脏内部有缺损或狭窄,局部高速的血流可能损伤心脏内膜,因此存在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潜在威胁。

杂音的来源通常认为是血液流经心脏和血管某一部位时出现湍流所产生的振动所致。所谓“湍流”,乃是相对于“层流”而言的,前者指血流中各部分的流动方向不一、流动速度不等;而后者则指血流中各部分均呈同一方向流动。湍流的形成一般与血流的速度较快有关;湍流所引起的振动强度则与流速、流量和血液黏稠度都有关系。当心脏有畸形,血流通过异常通道(如室间隔缺损)或狭窄的部位(如肺动脉瓣狭窄)时,便可产生湍流,形成心脏杂音。可以说,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均可在一些特定的部位听到杂音,这些杂音各具特点,因此对医生的诊断很有帮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脏杂音都是由心脏病所引起的,其他情况如高热、运动和贫血,可因流经心脏和血管腔内的血流流速加快、血液黏稠度降低而产生湍流,形成杂音,这种杂音较短、柔和和低调,因不是由于心脏病变所致,故通常称为“无害性杂音”。

注意:无害性杂音还常常可见于正常小孩,这些小孩无心脏病变,可视为一种“生理现象”,对小孩健康无不良影响,故不必治疗。因此,听诊心脏杂音时须注意到这些问题。

怎样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适合外科手术治疗,又有哪些适合介入治疗?

首先是不开胸治疗,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对病人创伤性较小的新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非开胸治疗是指采用心导管的技术,将特殊的装置从血管内送至心脏或血管的特定部位,对心脏血管畸形进行修补的方法。这种方法因采用心导管检查类似的操作,故又称为“心导管介入疗法”。

非开胸治疗

优点:不需打开胸廓和心脏、创伤小、痛苦小、比较安全、效果好和恢复快等。

缺点:费用较高,而且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这种治疗通常由心脏内科医生在心导管室进行。

目前应用较广、疗效肯定的心导管介入疗法有下列几种:

①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关闭术:用特制的装置如微型弹簧折伞式或蘑菇式补片通过心导管插入缺损部位,将补片紧贴在缺损处,从而起到修补缺损的作用。

②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将特制的装置如泡沫塑料塞子、不锈钢螺旋弹簧圈或蘑菇式补片通过心导管送至动脉导管的位置,封闭动脉导管,达到治疗目的。

③球囊房间隔造口术:是一种用于暂时改善大动脉换位患儿的缺氧症状的治疗方法。选用特制尖端带球囊的导管,送入左心房,用充盈的球囊撕破房间隔,造成一个缺损或将原来的缺损扩大,使左半心和右半心的血流充分混合,以改善缺氧、延长生命,为进一步手术创造条件。

④球囊导管扩张术:将特制的球囊导管送至狭窄的部位,扩张狭窄的瓣膜或血管,从而解除狭窄。该方法已广泛用于治疗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分支狭窄、二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缩窄等。

此外,还有开胸方法:

①姑息性手术:是一种减轻病孩症状、延长生命的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某些不能一次性采取根治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肺动脉环束术:以前常用于6个月以下的大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反复心力衰竭、肺炎、一般情况差、无根治条件者。目前由于手术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和更新,各种类型的室间隔缺损大多能进行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所以姑息性的肺动脉环扎术已不太常用。

体-肺分流术:用手术的方法将体循环如上、下腔静脉或主动脉的血流引入肺循环,以增加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血流量,缓解缺氧状态,适用于肺循环严重缺血的先天性心脏病,如重症青紫四联症、肺动脉闭锁等。

②根治性手术:是一种为了达到彻底治疗目的而实行的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为何要作定期复查?复查项目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小孩到小儿心脏专科定期进行检查十分重要,专科医生的定期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生在患儿身上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帮助家长作出手术或导管介入治疗的决定,而不至于延误小孩的治疗时机。另一方面,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等存在自然闭合的机会,故定期随访使医生有可能及时发现这些患儿已经“自然痊愈”,从而尽早地减轻家长们的精神负担。

特邀专家

黄国英

医院院长

儿科研究所所长

上海医学院儿科系主任

中华儿科学会常委/心血管学组副组长

中国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先心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心血管学组名誉组长

上海罕见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心内科

医院心内科创建于年,是国内较早的儿科三级学科之一。经过十七年的学科建设,心内科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一体的国内驰名的小儿心脏病诊治中心。心内科由病房、门诊、心导管室、心超室及心电图室等组成。学科带头人桂永浩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医院院长、全国小儿心血管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儿科心血管学组组长,全国知名的老前辈宁寿葆、刘豫阳、徐素梅教授仍活跃在临床一线,刘芳、吴琳、田宏等年轻专家亦渐露锋芒。

原文刊登于年10月18日东方早报身体周刊,作者:罗燕倩刘炜杰

以爱与健康同在,陪孩子快乐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布谷鸟儿科医生工作室

文章来源

黄国英

排版编辑

阿简简

审校

傅丽丽

部分文字与图片参考网络侵删

小布

赞赏

长按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zz/33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