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临终前要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护士妈妈”身边,安详地走完短暂人生;科室护理人员争先充当弃婴“宏二”的妈妈,并自动自发操办具有仪式感的“百日宴”和周岁相册;多学科团队合作齐力与死神赛跑成功挽救20楼坠落的“高空飞娃”……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犹如一颗颗“催泪弹”,让闻者动容,听者落泪,深深被这一群可爱的人所感动。
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人文品牌的一个缩影,中心学科护士长吴莎莉曾这样说:儿科护理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有温度的专业型人才,将枯燥的护理实践变得更有生命力,才能满足患儿、家庭及社会的需要。
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是湖南省重点科室,医院儿科联盟主席单位。设有9个病房,拥有开放床位余张,不仅医疗技术精湛,护理服务更是有口皆碑。近年来,围绕实现培养“有灵魂有温度的儿科护理人才”的目标,儿童医学中心强调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查房中融入人文视角,并以专题形式启动人文医学技能培养,引导护理人员培养一双洞悉心灵的眼睛和一双温柔有力的手:不仅看到“病”,还要看到“人”,不仅能对付“病”,还要能照顾“人”。
目标一:打造温馨的儿科家园
为了给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各病区都结合了患者的疾病特点着手改善,病房标识标牌、床头牌、储物柜、温馨提示等都设计成卡通、水果造型的图案,为病房增添了不少乐趣。走廊张贴卡通图片,画面色彩温和宁静,营造出了安全、舒适、温馨的环境,使小朋友们身心愉悦的接受我们优质的护理。病房内的床单、被套、窗帘、墙纸,院领导都用心亲自挑选,医院传统冰冷的白色床单,结合我们儿科特点及病房整体装修风格,最终选择了卡通、暖色系的床上用品。儿科护士着装也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如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身着天蓝色衣服,更是拉近了护理人员与儿童的距离。
目标二:做有温度的儿科护理人
儿科护理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有温度的儿科护理人,如何强化护理队伍人文关怀建设是关键,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特意推出几大举措:一、积极开展护士专题人文培训;重点对新入职护士在儿童沟通能力和技巧方面的培训,并对全科人员定期进行儿童心理学等人文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考评和反馈;二、大力支持护士进行人文创新,鼓励“六一儿童节”等主题日活动的开展,逐步在具体实践中提升护理人员人文素养;三、全方位开展人文护理查房,通过强化护士人文护理认知,彻底将人文理念渗透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去;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人文护理内涵,积极与国内外儿童医学中心进行合作,例如与“蝴蝶之家”进行合作开展儿童临终关怀,深入推广儿童舒缓治疗理念。
走在儿童医学中心的各病区,随处可见温馨的小细节,既洋溢着儿科护理人员的集体智慧,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文关怀的魅力。
儿一科(新生儿科)
家庭参与及袋鼠式护理
洗手、戴口罩、穿隔离衣,进入病区来到自己的孩子身边,在护士的指导下喂奶、抚摸、换尿布、拍嗝、袋鼠式抱;然后听妈妈讲故事、颂诗词、唱儿歌……在新生儿科,随着家庭参与及袋鼠式护理的规范化开展,住在保温箱里的早产儿宝宝及外科手术患儿,有了和父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改变了封闭式的病房模式,主动让妈妈成为孩子救治护理中的一员,减轻了母子分离而造成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缩短了全胃肠内喂养时间,提高了早产宝宝生存质量,又得到了新生家庭的欢迎。而针对新生儿院后家庭护理的唯恐,增设的互联网延续服务平台,可以上门居家服务和专业指导。
儿二科(儿童呼吸介入科)
让呼吸轻松,为未来护航
儿二科作为“中国基层医生儿童支气管镜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基地”,纤支镜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承担着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培训工作,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他们为每一位小朋友的健康呼吸保驾护航!科室从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患儿满意度着手,“以人为本”实施了一系列人文护理服务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是一支年轻、富有爱心、朝气蓬勃的团队,他们为每一位小朋友的健康呼吸保驾护航!科室从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患儿满意度着手,“以人为本”实施了一系列人文护理服务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每位新入院患儿,都有一名专属的责任护士,为每一位患儿整个住院期间提供优质护理服,包括:从入院填写资料的一句问候,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并介绍科室环境,减轻患儿焦虑与恐惧;晨间护理的一句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