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小龙面色苍白、头晕疑似贫血,特地前来中山七院儿科就诊寻找贫血原因。万万没想到,导致小龙身体不适的罪魁祸首居然是结核病!!
小龙今年15岁了,是个瘦高的男孩子,热情活泼,热爱运动。最近一个月,小龙爸爸却发现孩子有点不大对劲,小龙不仅整个人瘦了不少,脸上也长了很多痘痘。刚开始时,父亲并没有太在意,还想着可能是放暑假了孩子比较贪玩爱运动,不按时吃饭导致的。
但是最近2周,身边的人都跟小龙爸爸说,孩子不仅瘦了,脸色也不太好,嘴唇也不如以前红润了。小龙自己也说,最近总是觉得头晕,甚至有时看东西都模模糊糊,感觉天旋地转。
小龙这一说,这可吓坏了龙爸龙妈。他们立医院就诊。经过血常规检查发现,小龙的白细胞偏高,血红蛋白偏低,接诊医生考虑小龙有血液方面的疾病。于是,龙爸龙妈慕名来到医院儿科血液专科,找到了陈纯教授。
小龙入院后不久,就出现了发热的症状。接诊的杨医师在询问病史以后,按照贫血查因的组套,给小龙做了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骨髓穿刺术等检查,确定了小龙贫血的原因原来是缺铁。
然而,最终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常规的PPD皮试中,小龙显示出强阳性(+++)反应,这让所有的医生都心中一紧!在陈纯教授和薛红漫副主任的指导下,医生们继续给小龙完善各项检查。
胸部CT结果显示,双肺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炎,结合临床考虑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
T-SPOT结果阳性
中山七院感染内科陈友鹏教授会诊后也给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了给小龙提供更好的治疗,小龙现在已经转到了深圳医院,接受了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目前小龙的身体状况已经在治疗下逐渐好转。
什么是结核病?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名扬四海的音乐天才肖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腰缠万贯的大亨李嘉诚,著名主持人汪涵,红楼梦中美貌娇弱、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这些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结核病,俗称“痨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以肺部最多见(肺痨),儿童肺结核又以原发型肺结核最常见。
为什么会感染结核病?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空气经呼吸道,还可通过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而通过消化道传染人。当结核病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时就会排岀结核杆菌,健康人吸入带菌飞沫或者尘埃后就有可能被传染,继之发病。
长期在通风欠佳、人多拥挤的居住环境中生活的人、营养不良者、免疫力低下人群、慢性疾病病人、老年人和新生儿等都对结核分枝杆菌非常易感,容易“中招”感染结核病。
结核病有哪些症状?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全身症状:
发热、盗汗、疲倦、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贫血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
贫血:
结核病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导致营养物质摄人减少,进一步造成合成代谢降低;同时,结核杆菌利用机体蛋白用于自身代谢,且肺结核患者容易发生咯血也是造成贫血的一个原因。这种病理生理改变容易引起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因此,结核感染引起小龙贫血,从而出现面色苍白、头晕。
诊断常用手段PPD皮试:操作简单,可帮助初步判断
PPD皮试
结核斑点试验:结果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特异度较PPD高,但无法明确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痰液、胃液、脑脊液等体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是确诊手段。
拍片检查:胸片或胸部CT可帮助诊断肺结核,胸部CT有利于发现隐蔽区病灶,淋巴结的钙化显示率也高于胸片,对肺结核检出率高于胸片。
如何治疗结核病?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营养均衡,保持居住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用药原则:
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分段。
治疗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等。
用药时间:
半年以上。
如何预防结核病?01控制传染源积极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是预防结核感染的根本措施。
02保护易感人群新生儿要及时接种卡介苗,预防儿童结核感染的重要措施。
0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坚持锻炼。
04注意通风居住或人口密集的场所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05预防要牢记出现结核病症状或者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及时接受相关检査,高危人群要预防服用抗结核药。
指导专家陈纯
儿科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法国巴医院完成博士后
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地中海贫血专业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深圳市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血液肿瘤免疫学组副组长
专长于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地中海贫血等常见儿童血液病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出诊信息: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薛红漫
儿科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国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组织细胞病亚分会组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血管分会常委委员
深圳市儿科专委会血液免疫肿瘤学组委员
深圳肿瘤防治联盟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学博士。参与制定我国首个“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方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卫计委临床研究项目共8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参编专著4部。获中山大学教务处、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中青年教师奖。
擅长儿童血液病。主要致力于儿童噬血细胞综合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白血病、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出诊信息:
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陈友鹏感染内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省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专业、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和省医学教育协会感染性疾病学专业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感染管理分会、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组常务委员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专家成员广东省艾滋病诊疗组、广州市传染病与新发传染病应急防控组专家国际SCI期刊JDOHaD、JReprodImmunol杂志和国内多家核心期刊杂志的审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发表国内外论著论文余篇,其中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NeuroscienceandBiobehavioralReviews、JournalofHypertension等SCI论文28篇,参编高等院校教材《热带病学》,编写“手足口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舌形虫病、棘球蚴病”等4个章节。在广东报刊、网络、电视媒体等发表科普文章10余篇。擅长母婴垂直传播及其阻断措施,难治性肝炎肝病、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以及败血症、传染性疾病等临床诊治,艾滋病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治。
出诊信息:
周一上午(特需门诊)
周一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感染门诊)
周四上午(肝病门诊)
参考文献:
1.焦伟伟,孙琳,肖婧,etal.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第2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11(1):65-74.
2.陈苏云.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14(9):95-96.
3.王卫平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文/杨金荣、黄俊彬
初审/陈纯
编辑/周恬辰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