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喝了一辈子酒却没有发作痛风,有些人一喝酒就关节红肿热痛。不是每个人喝酒都会痛风,但是,如果您尿酸高或是已经有痛风发作,确实需要注意饮酒造成的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因为喝酒确实能抑制尿酸排泄和增加尿酸生成,导致尿酸增高,尤其是每日饮酒或酗酒之人更要注意。
我在门诊遇到的痛风患者中,有73%的成年男性痛风患者都有饮酒史,这其中82%的患者都因酗酒导致痛风急性发作。这些有饮酒史的痛风患者就诊时常问的问题包括这些:
医生,我得了痛风还能喝酒吗?
医生,我有酒瘾,可不可以少喝点酒?
医生,啤酒嘌呤含量高,我喝白酒行不行?
医生,听说喝红酒不会痛风,我可不可以喝?
医生,我平常应酬多,不喝酒没办法交际,可不可以少喝点?
饮酒为什么能诱发痛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机制与原因,同时了解哪些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影响大。
酒的嘌呤含量到底高不高?能够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诱因有很多种,不仅仅是饮酒。比如长途步行、扭伤、鞋不合适等,比如高嘌呤饮食、高果糖饮食、高盐饮食等,还有饥饿、疲劳、受凉等,这些都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
饮酒也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因素之一,酗酒对痛风的影响可能要比饮食严重得多,尤其是白酒、啤酒和黄酒。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酒中的嘌呤含量吗?
我们都知道,一旦患上痛风性关节炎,人们首先担心的还是日常饮食中的嘌呤含量。酒的嘌呤含量到底高不高呢?
我们先来看看日常酒的分类,酒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照酿造方法、酒精度数、总糖含量、香型、色泽、曲种、原料来源等。一般我们从对痛风的影响来分类,是按照酿造方法进行分类,这主要包括三种类别:
蒸馏酒:通常是通过蒸馏冷凝后的酒,主要包括白酒、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金酒、朗姆酒等,一般酒精度超过30%。
发酵酒:也被称为酿造酒,通过发酵而不是蒸馏制成,包括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酒、马奶酒和醪糟等,一般酒精度在3~18%左右。
配制酒:包括露酒和调配酒,主要有竹叶青、蛇酒、虎骨酒、参茸酒、麝香酒和鸡尾酒等,酒精度根据配制酒的度数不同而不同。
不同的酒,嘌呤含量有不同。尤其是蒸馏酒和发酵酒,因为其制作工艺的区别,其嘌呤含量也有天壤之别。“酒是粮食精”,但是不会“越喝越年轻”。刘医生在这里所表达的是酒是粮食酿造的,那么蒸馏酒经过蒸馏后,其嘌呤含量就非常低;但是发酵酒因为是发酵而成,其嘌呤含量浓缩,所以就显得比较高。
就拿我们日常所经常喝的几种酒来做比较:日式烧酒嘌呤含量几乎为0,威士忌嘌呤含量为0.1mg/g,白兰地嘌呤含量为0.4mg/g,白酒嘌呤含量为2mg/g,葡萄酒嘌呤含量为5mg/g,啤酒嘌呤含量为79.3mg/g,黄酒嘌呤含量为25~mg/g。从这其中看,啤酒和黄酒则属于中高嘌呤饮料。
那么从痛风的饮食禁忌来看,似乎确实是白酒和红酒嘌呤含量低,可以饮用;而啤酒和黄酒嘌呤含量中等,可以适量饮用。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啤酒和黄酒不仅嘌呤含量较高,而且酒精度数较低,那么很容易造成多饮的情况发生。比如一瓶啤酒一般在~ml,那么饮用一瓶啤酒就可能摄入了mg以上的嘌呤,造成嘌呤摄入超标。
嘌呤摄入超标会造成什么情况呢?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0%的嘌呤是外源性嘌呤,也就是通过饮食摄入的嘌呤。而摄入过多的嘌呤,就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从而造成血尿酸升高。
从嘌呤的角度而言,啤酒和黄酒是不适合痛风患者饮用的,因为其嘌呤含量较高,而且容易摄入过多,导致关节、滑液、软骨尿酸盐水平突然升高,从而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及痛风发作。
酒中的酒精更能影响痛风发作其实,撇开酒中所含的嘌呤不谈,其所含的乙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酒精对痛风患者的影响要更大。事实上,不少痛风患者的急性痛风发作,也是在酗酒之后发作。而这种影响,要比高嘌呤饮食或者高果糖饮食更为突出。
为什么酒精能够诱发急性痛风发作呢?其中原因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乙醇代谢让血乳酸浓度增高,而乳酸可以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降低尿酸的排泄;研究表明,如果血清中的乳酸水平较长期持续高于20~25mg/dl以上,则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量明显减少。
乙醇代谢能够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除了吃进去的嘌呤会被代谢产生尿酸外,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尿酸占很大的比例,酒精会使人体代谢产生的尿酸增多。
乙醇代谢能让血液的酸碱度下降,降低尿酸溶解度,促使尿酸盐析出晶体,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乙醇代谢能让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加,乙醇进入人体内,需要在肝组织代谢,会大量利用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增加,导致血中的尿酸进入组织中形成结晶,加重症状。
乙醇代谢能导致人体出现脱水,从而导致尿液浓缩,尿酸浓度增加,容易诱发痛风发作。
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告诉我们,酒中的乙醇可以造成尿酸排泄减少、合成增加、尿酸盐析出晶体、关节处尿酸盐脱落。
我们可以来看一项涉及4.3万名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研究,证明痛风的发病风险随乙醇的摄入量增加而增加:
每天喝一杯酒的人,痛风风险能增加16%;每天喝3杯酒的人,痛风风险增加58%;每天喝3杯以上尤其酗酒的人,痛风发作的风险增加%。
而另一项研关于痛风的发病风险与乙醇摄入的关系研究表明,痛风的发病风险与每日摄入乙醇量有着正增长的关系:
每日摄入乙醇量0.1~4.9g,痛风风险较不饮酒者增加1.09倍;摄入5.0~9.9g,痛风风险增加1.25倍;摄入10~14.9g,痛风风险增加1.32倍;摄入30~49.9g,痛风风险增加1.49倍;摄入15~29.9g,痛风风险增加1.96倍;摄入≥50g,痛风风险增加2.53倍。
以上研究都都表明了,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尤其对于有酒精依赖症的痛风患者和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而言,酒精的风险度会更高。
而从酒精度的角度来看,白酒、洋酒等蒸馏酒是不适合痛风患者饮用的。特别要提出的是,不要以为洋酒没有风险,长期饮用威士忌类含铅的酒或使用铅制作的酒容器,因铅可明显抑制尿酸分泌,可使痛风的发生风险增加。
饮酒时这几种状态同样引发痛风前面刘医生从嘌呤、乙醇含量等方面介绍了啤酒、黄酒、白酒、洋酒等酒对于痛风患者的影响。我们可以小结一下:
嘌呤含量而言,饮酒引发痛风的风险为:陈年黄酒>啤酒>清型黄酒>葡萄酒>白酒>洋酒。
酒精含量而言,饮酒引发痛风的风险为:酱香型白酒>浓香型/清香型白酒>洋酒>黄酒>红酒>啤酒。
除此之外,喝酒时候的状态,也会影响或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有时候并非是孤立的,可能是多种诱因同时结合出现。尤其是喝酒时和喝酒后出现的身体情况,也同样对尿酸的排泄和生成造成了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
饮酒时的饮食:人们在喝酒时,常常会食用高嘌呤、高蛋白或高脂肪的饮食,也就是大鱼大肉、烧烤、火锅等,这样也容易摄入大量的嘌呤食物,引起血尿酸水平迅速波动。
饮酒时的状态:有些人在喝酒时,容易在饥饿状态大量摄入酒精,而饥饿可以导致自由脂肪酸、乳酸等有机酸增多,对肾小管分泌尿酸竞争性抑制,导致尿酸排泄减少。
饮酒后的状态:有些人在饮酒后,对于自己行走等行为不在意,而容易出现外伤等情况,外伤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饮酒后四肢末端体温也可能更低。
酗酒后的情况:酗酒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兴奋状态,出现通宵玩乐或者失眠等情况,睡眠不足、身体代谢紊乱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除了酒的品类外,饮酒时的饮食、饮用量、个人身体情况等,也都是诱发痛风发作的风险。
痛风患者可以喝酒吗?能喝哪种酒?“世上有十恶,酒算其中一。往往醉误事,过量伤身躯。”陶渊明的《戒酒诗》中就如此提到过。事实上,饮酒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大量饮酒能伤害大脑,造成慢性酒精中毒,记忆力减退、中风、脑溢血等情况出现;
大量饮酒能伤害口腔,造成口腔癌、口唇癌、味觉障碍;
大量饮酒能伤害骨骼,造成急性痛风、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骨折、骨性关节炎等;
大量饮酒能伤害肝脏,造成酒精肝、肝纤维化、肝癌等;
大量饮酒能伤害胃肠,造成胃炎、胃溃疡、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
大量饮酒能伤害胰腺,造成急性胰腺炎、糖尿病、胰腺癌等;
大量饮酒能伤害心脏,造成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
大量饮酒能影响生育,造成婴儿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酒综合征等。
对于不少有酒瘾的痛风患者而言,尽管饮酒能造成痛风的风险发生,但是仍然止不住还是要饮酒。刘医生的建议是,如果实在是戒不掉酒或者出现有需要喝酒的情况,还是要有选择、限量地喝酒。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推荐总体饮酒量:
男性不宜超过2个酒精单位/日,女性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日(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ABV12%的红葡萄酒mL、ABV3.5%的啤酒mL或ABV40%的蒸馏酒43mL)。
分清楚哪种酒对痛风的影响大:所有的酒对痛风患者都有影响,但是也有先后顺序。那就是啤酒>黄酒>白酒>洋酒>红酒。啤酒的嘌呤含量高,与痛风发病的相关性最强;而且啤酒酒精度低,容易豪饮;啤酒常常与海鲜、肉类一同饮食,两者共同作用较强。黄酒嘌呤含量最高,但是酒精度较高,饮用量受限制。白酒和洋酒酒精度高,也可以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分清楚什么时候不能喝酒:一般来说,所有痛风患者都要严格限酒,尤其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尿酸未能被及时控制的痛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的痛风患者,还是不能喝酒。如果您在使用消炎镇痛的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此时也应该完全避免酒精的摄入。如西乐葆、萘普生、扶他林等药物与酒精混合服用时会引起溃疡、胃出血、肝损伤等副作用。
分清楚能喝的酒可以喝多少:从前面我们可以知道,啤酒、黄酒、白酒、洋酒这四种酒是不适合痛风患者饮用。但是适量饮用红酒不增加痛风的发病率,一般来说可以在非发作期和非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饮用,但不超过ml/天的红酒量。有些痛风患者认为喝药酒可以祛风除湿,但是药酒本身的酒精度较高,摄入显然不利于健康;也有些痛风患者认为米酒、醪糟等酒精含量较低,刘医生认为可以适量饮用,一般不超过ml/天。
分清楚喝酒时的配菜和状态:虽然刘医生认为不需要严格低嘌呤饮食,但是每日嘌呤饮食还是需要在mg以内。喝酒的时候尽量避免内脏、海鲜、浓肉汤、烤肉等高嘌呤食物;喝酒前注意身体不要处于饥饿状态,尽量避免空腹饮酒或者睡前、感冒时饮酒;喝酒后保护好关节不受伤和不受凉;喝酒后注意休息与大量饮水,不要通宵玩乐。
总结:痛风患者尽量不要喝酒,无论是什么酒,因为其含有的酒精与嘌呤,都对尿酸生成和排泄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也会出现对酒精的反应。如果想妥善治疗痛风,戒酒为上上策。
供稿
刘良运痛风科主任
编辑
宣教科
审核
任根梅主任医师
-end-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hengduWesternGoutRheumatismhospital.Allrightsreserved.
凡本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