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小督”法治督察平台作为浙里法治风险闭环管控应用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目录》。海盐县按照省委数字化改革和数字法治整体部署,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全力推进“法小督”法治督察平台建设工作,搭建专项督察、联动督察、法治画像三大业务模块,有效治理法治风险,助力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区。该平台已于年1月25日正式上线浙政钉。
一是厘清问题清单,优化业务流程,以专项督察建立法治风险治理新机制。依托县委依法治县办法治督察、考核评价职责,针对中高频法治风险,及时组建督察小组,主动开展法治督察,追溯该法治风险事件是否进入事前防范预警体系管控、合法性审查意见是否采纳、“一件事”治理是否到位、程序有无违法等情况。督察完成后,责任倒查、溯源治本,形成个案法治评估、典型案例,充实类案库,为今后类似政策出台、决策实施、风险处置等提供依据和参考,推动法治风险的有效预防和化解处置。
二是整合法治资源,密切部门衔接,以联动督察打造行政权力制约新模式。由司法行政部门按照年度督察计划,融合县委巡察、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执法评议、普法评议等形式,推动人大、政协、法治监督员等各督察主体协同开展闭环监管。通过数字赋能,突出风险预警、处置反馈、监督整改、数据共享等关键环节,构建联动型法治督察新体制,打造“联动督察、立行立改、年度考核”循环立体整改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督察的灵活性、便捷性、全面性及权威性,促进法治督察从传统型低效运行向高效化数字管控转变。同时,部门联合监督的形式也克服了以往工作中督察内容单一、督察程序繁琐、督察结果片面等问题,实现检查内容互通、考核结果共评,整改成效共享。
三是坚持效果导向,加强数据归集,以法治画像探索结果运用新形式。借助大数据分析、自然语义分析等智能技术,整合法律法规资源,发挥督察人员优势,健全法制督察全过程记录,促进材料及时完整归档。同时,聚焦事后督察整改情况,以镇(街道)、党群政府等部门单位以及垂直管理部门作为考评对象,针对法治督察过程中涉及的各项赋分考评指标,由系统自动分析,形成“个案法治评估”“阶段法治报告”“年度法治评价”,结合事前防范预警、法治风险“一件事”处置化解的落实情况,构建各部门(单位)、各地区的“法治画像”,精准推送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将其作为年度优秀单位评比和“一把手”履职实绩的参考依据。建立法治风险移送机制,支持其他应用对于“法小督”法治督察平台中问题池和各地各部门“法治画像”的业务数据抽离,强化法治监督数据的结果应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