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6日,由海盐县人民政府组织,生态城市研究院、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师专委会主办的海盐古城保护与复兴论坛在苏州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千年古城复兴之路”为主题,聚焦海盐城市发展方向,为海盐古城复兴探求新的发展思路,拓展新的建设途径。
海盐县委书记陈玲芳,海盐县人大副主任马小平,海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胜娟,海盐县政协副主席肖钰鑫,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工程师、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嘉兴市城市总规划师沈磊,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规划师宋晓龙,苏州市规划局原局长邱晓翔,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常务副主任许熙巍,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陈学海,海盐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国内外知名专家、国际专业设计机构和媒体代表出席本次论坛,超过万人次线上观看论坛直播。
海盐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千年文化底蕴。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海盐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中南向拓展带的重要组成,正处在高铁赋能城市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今年4月,海盐古城与高铁新城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先后启动,“一古一新”两个片区统筹考虑、通盘规划,共有家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咨询机构报名,其中40家境外机构参与,4位院士和多位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经过严格的资格预审专家评审,两个项目各有5个优秀的联合体胜出,参与第二阶段的设计方案竞赛比选工作。
海盐县委书记陈玲芳向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嘉宾介绍了海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近年来,海盐高品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努力把“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融入到城市开发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十四五”时期,海盐将努力建设“两桥之间黄金海岸经济带、长三角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湾滨海魅力之城、新时代富裕智慧之城”,全力实现“十大梦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十大梦想”之一就是要实现“千年古城复兴梦”。海盐坚持以绮园为“核”,以护城河为“脉”,以“八园”为“睛”,规划了总面积6.23平方公里的海盐古城复兴板块,致力于把老城区打造成为“放大版的绮园”。
出席论坛的各位专家通过主旨发言分享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业态活化升级的诸多思路和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为海盐古城复兴提供借鉴。
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规划师,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宋晓龙做题为《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构》的报告
苏州市规划局原局长、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邱晓翔做题为《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的报告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常务副主任、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许熙巍做题为《历史城市保护利用的发展与实践》的报告
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陈学海做题为《古城业态活化升级探索与实践》的报告
在高峰对话环节,海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胜娟与专家围绕海盐城市发展战略方向和定位,探讨海盐古城复兴方法和实施路径。
海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胜娟表示,古城复兴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第二,在古城复兴规划设计中,要处理好方案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可落地性的关系,秉承世界的眼光、一流的标准开展古城复兴的城市设计;第三,要将古城复兴的行动作为提升民生福祉、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的重要载体。
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规划师宋晓龙对如何做好海盐千年古城的发展定位,在全国、长三角区域众多古城中形成鲜明特色发表观点:一是要深入挖掘海盐历史文化价值,考虑海盐经济强县、“湾区明珠”的特色定位;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保护价值、保护意识和保护思想;三是在设计过程中提纲挈领抓重点,落实精细化的保护思想。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常务副主任许熙巍教授对如何平衡海盐千年古城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发表观点:在古城复兴工作中要理清保护和发展关系的重要性,古城保护要守好底线;把握好古城复兴可持续动态坚持的过程,注重保护主体的多样性和保护方式多样化。
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陈学海对如何谋划海盐古城的业态开发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发表观点:保护古城要从内容着手,避免不考虑经济和空心化的问题。在海盐古城复兴工作中,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