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张桥村兴产业优环境激活力惠民生描绘

金牌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781312.html
本文转自:中国蓝新闻一幢幢小洋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盏盏路灯整齐排列。干净、整洁、洋气……一连串跟传统观念中农村样貌截然相反的词语在脑袋里“跳跃”。这里比城市少了一份繁杂的喧嚣,却又比农村多了一抹现代的韵味。近年来,海盐县通元镇张桥村兴产业、优环境、激活力、惠民生,在强村富民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村强民富壮经济张桥村地处海盐农业经济开发区,毗邻百步工业经济开发区,工农业经济发展较好。“虽然拥有先天的发展优势,但村里仍有部分低收入农户,他们大多是老弱病残农户,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张桥村党总支书记曹雪平坦言。为确保低收入农户“不掉队”,张桥村依托茭白、稻虾、梨等特色产业,通过技术辅导、党企结对、产销结对、辅助就业、搭建平台等各种渠道,促进困难群体增收致富。根据农户在技术、资金、销售等不同层面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量体裁衣”式帮扶措施,在共富路上提供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保障。同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设置农村保洁员、督导员、宣传员等契合低收入农户人员结构、工作灵活易于开展的专属帮扶岗位。截至目前,该村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2万元以上。”村民日子过好了,但由于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如何使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成了村领导班子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几年,张桥村积极探索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新路子,携手邻近的兄弟村,先后成立了通元镇新经济创业园、秦山街道两创中心、望海街道工业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等围绕市场服务的经营主体,通过抱团投资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以公开拍租的形式不断强化资本运作,实现了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村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活一方村集体,富一方百姓。如今张桥村参与的3个抱团项目均已落成,共增加村级固定收入万元。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万元,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复耕、复垦等增加一次性收入余万元。“看准好的项目就上,做成功一个,再做下一个,通过滚动式发展,让张桥村村级集体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在曹雪平理念中,村庄要发展,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等收成,要选好项目,继续做大做强。民生共享生活美如今,张桥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村集体有了建设村庄基础设施的资金,民生项目件件落地,村庄颜值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夜晚降临,张桥村良张公路上,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村民曹金奎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条路。“以前村里很多地方没有路灯,晚上出行不方便。”曹金奎说,村里的路灯亮化工程让“天黑不出门,电筒不离手”的情景成为了历史,不仅方便了老人和孩子的出行,乡间路上也比以往热闹了许多。眼下,去年开始投建的张桥村便民服务中心也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内部装修,预计今年年底可投入使用。“我们投资了万元,投入使用后除去功能性部分,可出租部分预计每年租金可以达到3万元,并且每两年还将以5%的速度增长。”曹雪平介绍,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后可实现休闲娱乐、培训教育、理论宣讲、反诈科普等综合性功能。此外,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创建,引导村民更新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村民还可以通过垃圾分类积分在微嘉园兑换日常生活物资,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共同维护美好家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曹雪平说。现如今行走在张桥村,道路整洁、庭院优美,一幅清新美丽的新时代农村画卷尽收眼底。乡贤“同爱”促共富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庄华娟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年,如何践行‘同心博爱’精神,如何帮扶村集体经济,如何发挥带动作用和社会资源助力家乡共同富裕,这些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庄华娟说。有了观念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年,庄华娟实地走访了张桥村的种粮承包大户、稻虾养殖大户和困难群众家庭了解具体现状,结合张桥村所处江南水乡的区位优势,以及村子拥有优质的稻米与水源和盛行料酒做菜去腥的传统,庄华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投入启动资金50万元,推出了“同爱”料酒共同富裕项目。“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后,订单将由嘉兴同爱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保底价收购,让农民的粮食不愁卖。同时,招募村民负责销售业务,以此带动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曹雪平说,这不仅是料酒项目帮扶,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帮扶,最终实现闭环增值效益。据了解,“同爱”料酒共同富裕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即可投产上市销售,销售额目标万,利润的10%将分配给股份合作社项目,90%将全部无偿分配给设施投入、公益群体帮扶和农业项目再投资。百尺竿头思更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共富意识,切实增强干事本领,对村里资源进行全盘摸清,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曹雪平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zz/95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