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接触一些妈妈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些看上去白白胖胖的小家伙一体检却患有“营养性贫血”,妈妈们也十分纳闷:“我的宝宝平时饭量不小,怎么会得贫血呢……
其实,这都是因为一些宝宝没有得到合理、科学的喂养所造成的。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科学的认识小儿贫血,只有科学的认知,才能更好帮助宝宝健康成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有关幼儿贫血的相关知识!
宝宝贫血的原因
贫血患儿除少数先天性体质影响外,一是由于宝宝日渐长大,母体里带来的铁质及母乳中铁质的不足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二是生活中由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引起的营养性贫血。
经调查发现,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和偏食是导致孩子患上贫血的重要原因。比如,不少孩子喜欢一睡醒后就喝酸奶、吃巧克力,有的孩子一早起来空腹喝冰冻牛奶、吃水果,还有的家长自己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孩子也因此常常不吃早餐,与父母一起晚睡早起的孩子每天没有时间好好吃早餐,长此以往也会患上贫血症。
儿童贫血的表现
小儿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孩子,贫血的宝宝往往体弱多病,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宝宝会面色苍白或萎黄,指甲、口唇、耳垂淡白而少血色、爱发脾气、爱哭、烦躁、多动,情绪难自控,学习注意力下降。重度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每易误诊为合并轻度黄疸,相反,伴有黄疸,青紫或其他皮肤色素改变时可掩盖贫血的表现。此外,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父母不能忽视宝宝的一些异常症状表现,但也不能盲目的给宝宝下贫血的定论,医院给孩子做体验的习惯,当宝宝出现类似贫血症状时,需要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饮食情况等综合后来判断。
贫血对宝宝健康有啥危害?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的常见病,对宝宝身心却健康却有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对宝宝的影响:
1、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可使大脑缺氧,进而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在言语、记忆、数概念、精细动作、视听能力等,都落后于不贫血的同龄儿童。贫血,使孩子的智商减分。
2、缺铁导致宝宝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消化能力减弱、容易患病。贫血导致体弱,体弱多病又会加重贫血,形成恶性循环。
3、贫血会引发缺氧,导致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
4、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虽然贫血对宝宝危害很大,但完全可以预防。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喂养观,合理搭配宝宝饮食,按时添加辅食等等。治疗预防儿童贫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合理安排宝宝膳食,让孩子多吃含造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的食物,提高血色素。
小儿贫血可以多吃那些“补血菜”
科学膳食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是极为重要的。在增加含铁食品时,不但要了解各种食品的含铁量,更重要的是了解其吸收率的高低。
动物肝脏:
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容易被人体吸收。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儿童食品,如肝泥就便于婴儿食用。
各种瘦肉:
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欢吃。
鸡蛋黄:
每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他营养素,所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补铁食品。
动物血液:
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如果注意清洁卫生,加工成血豆腐,对于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倒是一种价廉方便的食品。
黄豆及其制品:
每克的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7%,远较米、面中的铁吸收率高。
芝麻酱:
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每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中,深受孩子欢迎。
绿叶蔬菜:
虽然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率不高,但儿童每天都要吃它,所以蔬菜也是补充铁的一个来源。
木耳和蘑菇:
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此外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TIP:烹调方法有讲究
有研究发现,发酵食品中的铁比较容易吸收,因此,馒头、发糕、面包要比面条、烙饼、米饭更适合宝贝吃。吃叶菜时,先用开水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可以让宝贝吸收更多的铁。
文章来源于萌娃控,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妈妈福利来了!??想让宝宝看起来更惹人爱吗?一款超萌的儿童发型不仅能让宝宝显得更可爱,还能突出时髦妈咪的用心哦!儿童发型绑扎方法,发型设计,发型图片,儿童穿衣打扮搭配技巧一网打尽!↓↓↓↓↓长按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