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开幕
盛夏时节逢盛会,天府之国迎嘉宾。医院在院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承担了十届产科危急重症的热点会议,每次全国专家及同行云集成都,参会人数由最初的-人到今天的近人,影响巨大。年6月22-24日在成都迎来了"第十一届产科危急重症早期预警、诊治规范及产科临床热点会议",此次大会盛况空前,皇冠假日酒店人山人海,学习热情高涨。本次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医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为此次大会的付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满足边远山区、震灾区、医院医生的参会愿望,大会还特别提供了多名免费参会名额。
医院作为医院的领头羊、危急重症转诊中心,在有限的空间内每年分娩达多例,危急重症达60~80%。近年尤其在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导致产后出血主要疾病---前置胎盘,每年收治-例。在救治严重产科出血时,平均每台手术出血量达0+ml,个别达上万毫升。在此次会议中,大会主席刘兴会教授表示对待高危病人应从评估直至治疗方面,倾注专业而细致的技术。会议会以总结性的经验报道,直观的现场视频,手把手操作形式向全国同仁及基层人员展示华西团队手术技巧,团队合作精神,真切激情希望将华西的技术传授给各位同道。
本次会议邀请了众多全国知名大伽及长期在临医院产科主任对多学科联合防治产科危急重症、胎儿医学临床相关问题、分娩并发症处理等进行专题讲座,并对产科临床处理中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讲授、视频、实际操作、大会演讲、小班实操等,让各级人员以不同形式提高和促进了相关的技术。整个会议现场参会人数达余人,在线收看人数达15余万。
刘兴会教授致欢迎词
上午精彩学术报告内容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
开幕式结束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了《产房安全---一位老院长的管理经验》。段涛教授讲到产房的管理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硬件、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质控体系以及文化建设。人员配备包括助产士、产科医生、24小时待命的麻醉医生和新生儿科医生。正常的状态下分娩人就应该配备一个助产士。而实际上中国的产科人员配备远远不够。以一妇婴为例。年分娩量超过30例。而只有85名产科医生,87名助产士。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就主要依靠管理制度和质控体系保障。产科一贯制管理,严格贯彻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成立质控小组。对脐带脱垂、产后出血、肩难产、羊水栓赛、子痫抽搐、心脏骤停、新生儿窒息复苏等情况进行模拟实训。坚决贯彻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安全至上,质量第一。
医院刘兴会教授
刘兴会教授为各位参会医生带来了三个主题发言。第一个题目是《凶险性前置胎盘保留子宫与否?保障母婴安全临床实践的华西经验》凶险性前置胎盘指附着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2年ACOG估计胎盘植入发生率为1:。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数据,需要我们加强相关工作。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评估主要依靠病史+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主要指征包括:胎盘内异常静脉血流、胎盘后血管侵入子宫肌层导致膀胱浆膜面界限不清、子宫下段轮廓凸出提示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磁共振目前多用于评估胎盘侵入子宫肌层的深度、宫旁组织和膀胱受累程度、子宫后壁胎盘植入。华西经验主要包括:一、评估妊娠风险二、重视孕期管理(补充铁剂、预防贫血、营养指导、适量增重)。三、术前准备:1、使用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2、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3、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 王雁玲教授作了《子痫前期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的精彩报告,王教授谈到妊娠不仅仅是母婴双方的事情而是一个多方对话的过程。王雁玲教授认为,有效的标志分子的鉴定必须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判断其预测价值,同时,通过正常妊娠和其他妊娠疾病对照判断其特异性,还包括对标志分子的准确性判定以及对新型标志分子的研究。王教授,从sFLT的功能机调节、炎性因子的作用、miRNAs的功能、高凝的机制、CD81等多方面对近5年来子痫前期研究的进展进行简单介绍。王教授最后总结:亟待在临床大型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手段,深刻分析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提出其临床亚型的分类方案,并在对疾病进行准确亚型分类基础上,开展大样本整合研究和数据分析。同时,利用适当的模型进行深入的功能和机制研究,将是开发疾病的分层次、个性化预防、预测和干预方案的必由之路。
南京医院胡娅莉教授
南京医院的胡娅莉教授带来了《早产诊疗新进展》的主题报告,胡教授主要介绍了目前有证据支持的早产预防策略包括1、控制39周前无医学指证的择期CS,减少晚期早产率,2、对前次有早产史或此次妊娠中期宫颈缩短的单胎妊娠,阴道使用天然孕酮;3、恰当指证下的宫颈环扎;4、孕期减少尼古丁暴露5、谨慎使用辅助生殖技术,降低多胎妊娠率。早产处理主要采取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治疗的禁忌症有1、死胎2、致死性畸形3、胎儿状态不稳定4、重度子痫前期5、母体大出血6、羊绒炎7不能排除感染的胎膜早破8、母体对宫缩抑制剂有禁忌。
医院童南伟教授
童南伟教授在《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的主题报告中重点强调了甲状腺疾病对于孕产妇的威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强调TgAb一定要筛查,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产妇在怀孕前一定要咨询内分泌科医生,是否具备健康怀孕的条件。同时,童教授还建议产科医生在妊娠6周以前就开始筛查血清TSH、FT4、TPOAb、TgAb等,至少留下2周时间给内分泌医生纠正甲功,其中TSH和FT4值得重点 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的讲课题目是《遵循引产指南,提高引产成功率》陈教授谈到我国目前引产率显著上升,引产剖宫产风险高于自然临产。影响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患者因素,包括宫颈成熟度、产次、年龄、体重、引产指征等。二是医源性因素,有四个误区,一、过度放宽剖宫产指征,二、混淆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三、缩宫素使用不规范,四、人工破膜过度谨慎。对于这四个误区我们能做什么?掌握引产适应证,避免无指征引产;缩宫素不能用于促宫颈成熟,机械方法与药物方法促宫颈成熟同样有效,但机械方法更为安全;选择合适的引产方法。
医院游泳教授
医院的游泳教授大会主题发言的题目是《妊娠期贫血管理》妊娠合并贫血的分类包括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妊娠性贫血将会给母亲和胎儿带来很大危害,管理好妊娠期贫血是产前保健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做好两件重要事情:第一,预防好缺铁性贫血。第二、筛查好地中海贫血,防止重型地贫胎儿出生,避免给家庭带来负担,避免医疗纠纷。预防缺铁性贫血重点在于对孕妇进行饮食指导,必要时补充铁剂。-15年华西二院联合19家中心对于名孕妇进行孕期预防补铁多中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妊娠期间内孕妇补充铁剂,可以有效降低贫血发生率。对于不贫血孕妇早期开始小剂量补血能有效预防妊娠期贫血,要注意选择吸收好的铁剂。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都属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鉴别诊断很重要。
下午精彩学术报告内容
医院曹引丽教授
短暂的午休过后,下午精彩继续,来自曹引丽教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诊治---血清铁蛋白检查的意义》主题报告。曹教授强调血清铁蛋白是铁缺乏筛查的重要指标,年到年刘兴会教授牵头发起了孕妇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医院医院同时开展横断面大规模调查(24家中心)采用多阶段分层等比例抽样。总样本量达到1例。24个调查点涵盖了我国东、西、南、北、中。研究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是妊娠期最佳的铁缺乏诊断指标。血清铁蛋白小于20微克/升的贫血应考虑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小于30微克/升提示铁耗尽的早期,需及时治疗。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之顼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之顼教授的讲课主题是《母乳研究与启示》母乳是婴儿早期营养的关键,生命早期天决定一生的健康,更是营养决定健康的窗口期。从营养和功能的角度上,母乳都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母乳含有适量优质蛋白,有助于婴儿生长发育,并降低未来肥胖发生的风险。母乳的优质蛋白及蛋白水解酶系统匹配婴儿嫩弱的消化系统,有利于充分吸收利用,减少婴儿代谢负担,提供温和保护。母乳所含的生物活性蛋白提高婴儿免疫力,并帮助促进婴儿免疫系统成熟。
医院陈倩教授
陈倩教授给大家精彩分享了"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疾病的围产结局"方面的学习内容。陈教授深入细致地讲解了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标准、CKD与妊娠之间的相互影响、CKD女性妊娠管理、CKD不同分期妊娠管理细节等。陈教授指出,CKD对母体影响主要是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产后持续性高血压和死亡。在肾脏移植后妊娠中,有两点较为特殊,即需要免疫抑制治疗和存在排斥风险。妊娠对CKD的影响中,肾功能正常和血压控制满意的女性妊娠母儿结局较理想。出现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和/或高血压时考虑原发性肾脏疾病,应进一步行免疫学检查。陈教授建议,PCR>mg/mmol的患者,特别是肥胖或是合并其他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者,整个孕期使用低分子肝素。
首都医科医院张为远教授
张为远教授为大家解读了《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张教授回顾了几十年来我国剖宫产率的变化,尽管大家都很清楚剖宫产术对于母儿的危害,但是为什么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近年来虽然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是仍不容乐观。为规范剖宫产手术,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我国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剖宫产指南,结合中国的现状制订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首先,避免剖宫产手术的重点是对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把握,如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双胎(多胎)妊娠、脐带脱垂、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母亲要求的剖宫产、产道畸形、外阴疾病。医生应对每一项指征仔细分析,个性化评估。其次,剖宫产手术的时机、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管理,每一个步骤都应该细严密的执行,尽量将剖宫产所引起不利的一面降到最低。应用"共识",宣传"共识",完善"共识",降低剖宫产率,保护医生、母儿安全。
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
陈敦金教授在《产科急救新进展》讲座中谈到:完善的围产期管理与设置齐全的重症监护设施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早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何结合孕产妇生理与病理学变化对入住ICU的孕产妇进行管理与救治,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非常重要。目前,随着孕产妇管理的进一步规范、ICU救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大大下降,但孕产妇总体死亡率降低仍未达到WHO制定的到年孕产妇死亡降低75%的目标。加强中国危急重症孕产妇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及ICU的管理值得中国同行重视。
医院王谢桐教授
医院王谢桐教授在《胎儿宫内输血—指证?如何进行?》的讲座中谈到:胎儿宫内输血指征即为胎儿贫血。筛查胎儿贫血的最理想方式是测量胎儿的MCA-PSV。虽然胎儿贫血诊断以胎儿血红蛋白浓度为标准,但目前国际上胎儿宫内输血的指征均为红细胞压积<0.30。输血的途径:首选血管内输血。应根据胎盘位置、胎儿孕周决定。超声引导下脐静脉输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途径。如果脐静脉穿刺困难,可选择行肝内静脉作为输血途径。如孕周过小(<20孕周),血管内输血困难,可尝试应用腹腔内输血。最后,通过病例介绍,王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处理胎儿宫内贫血的相关经验。
重庆医院漆洪波教授
漆洪波教授为大家带来的讲课主题是《通便药合理运用》漆教授讲到孕产期女性便秘的发生率高,造成孕期便秘的原因很多,包括激素作用、机械性因素、结肠水分吸收增加、药物因素、饮食活动因素等,很多人觉得孕产期便秘,产后就会有所缓解,实际上如果产褥期不注意保健,产后便秘的发病率依然很高。孕产期便秘的危害很大,用力排便容易引起流产,长期便秘导致粪便毒素及致癌物质重复吸收影响母体及胎儿健康。产后便秘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起痔疮、脱肛,诱发心脏病和脑出血。从治疗的角度来讲,首先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肠道正常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治疗原则要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需长期应用通便药维持治疗者,应避免滥用泻药。孕妇应用通便药应考虑妊娠的安全性。漆教授第二个讲课题目是《新产程的困惑及再理解》漆教授从应用新产程与医疗纠纷,新产程下"新老混用",应用新产程是否画产程图,如何把控入院时机,潜伏期的处理,活跃期的起点与6CM,活跃期停滞的准段标准,新产程下产房的管理,第二产程的管理等八个方面解答了关于新产程的困惑。
今天的精彩讲课还有:医院的王子莲教授带来的《产后止血药物的合理应用》,四川大学华西二院王晓东医生的讲课主题是《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的《预防剖宫产粘连中国专家共识》,医院王谢桐教授的《母婴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王子莲教授
医院王晓东医生
首日课程精彩纷呈。特别是刘兴会、陈敦金、漆洪波、王谢桐几位教授不辞辛苦为参会医生带来了多个精彩讲座。会场自始至终座无虚席。首日课程十分紧凑,稿件篇幅所限,很多精彩内容不能详细介绍。后续将会陆续针对每一个专家讲座整理文字要点,陆续推送,明日会议精彩继续,敬请期待。
精彩花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