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地贫患儿心愿等待好心人认领,你愿意

北京好治疗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5950.html
20个许愿瓶,属于20个与众不同的小朋友。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节日,许下愿望。新快报“六一欢乐童行·许愿瓶行动”起航,要为地贫患儿们圆梦。地中海贫血因最早发现于地中海而得名。在广州有这样一群孩子,因为患了地贫,需要终生输血和排铁,方可维系生命。来自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的数据显示,地贫患儿平均每人每年因输血和排铁花费超过10万元,他们的父母因之窘迫难行,却不曾放弃。求血、筹钱,是地贫家庭永恒的主题。一个烤箱、一辆单车、一部手机、一个手表……地贫孩子也像普通孩子一样想要礼物,但懂事的他们将心愿藏在心底,不忍再给父母压力。年,新快报发起“许愿瓶行动”,8年来帮助多个孩子,在他们的节日里圆梦。在年国际儿童节前夕,这项公益行动再次起航,希望经新快报公益版放流人海的“许愿瓶”,能够被暖流回环,被温柔以待。许愿瓶接受一对一认领(认领)。感恩有您,与我们一起,守护孩子。许愿瓶1号父母无力辅导功课孩子想要一台学习机

“爸爸,我有作业不会做,您能教教我吗?”何锦宗稚气的脸上,一双求知的眼睛闪闪发亮。听到他的问题,爸爸何敬扬想教,却无可奈何,因为他和妻子都是视障人士,别说作业题,就连锦宗的长相也没有见过。

孩子着急的声音不断敲击何敬扬的内心。“他很想要一台学习机,但是……”何敬扬愧疚地说,他觉得亏欠孩子太多,特别是锦宗1岁那年发现患上地中海贫血,何敬扬认为自己没能给孩子足够的爱。过儿童节,孩子想要礼物,何敬扬却有心无力——他和妻子都是视障人士按摩师,收入不高,而且多数收入要用于给儿子输血、排铁,剩余部分是生活费,每一元钱都要精打细算。

早在年,医院建立了档案,等待骨髓配型。年,何敬扬接到电话,被告知孩子找到了相合的骨髓,他兴奋得半天说不出话,可一想到移植手术需要巨额治疗费,顿觉沉重。“我恨不得天天去干活,尽快凑够钱给孩子做手术”。

锦宗今年读小学一年级,学习和治病都不能耽误,何敬扬与妻子只得更加努力地工作。何敬扬说,多希望能送孩子一部学习机,带给儿子欢乐和希望。

许愿瓶2号16岁男孩想用烤箱学做糕点孝敬父母

政琪是个热爱烹饪的男孩,平时在家喜欢研究厨艺。16岁的他就读于广州市白云区一所职业中学。因为疫情的缘故,他一边上网课,一边等待开学。

父母要外出工作,做家务和照顾弟弟的任务就交给了政琪,每天网课结束,他照看弟弟、洗衣做饭,分担了不少家务。

“记者阿姨,我现在不用上学,上完网课还有很多时间,我想利用空余时间学做面包和蛋糕,可家里就缺一台电烤箱。”知道新快报许愿瓶活动启动,政琪连忙说出心愿。他说,他的父母喜欢吃蛋糕,但舍不得买。电烤箱可以帮助政琪实现烘焙梦想,“蛋糕、面包、饼干……我都要学做,肯定学得会”。

自从政琪意识到自己身体情况比较特殊之后,他便发现,爸爸妈妈的工作比一般人繁忙。妈妈说,政琪每月要“加油”(输血)4个单位,输血费用需要0多元。再加上排铁治疗,家庭经济压力很大。“我和先生都是普通打工族,我打散工,先生做销售,两个人一天到晚在外面忙碌。有一次,我们咬咬牙想网购一台电烤箱,但到了清空购物车的步骤时就放弃了,还是舍不得”。

比起烤箱,政琪和父母更急迫的愿望是政琪能根治地贫。政琪的妈妈从广州市地贫家长互助会了解到,治疗地贫的方法可能有新的突破。“政琪一直找不到适合的骨髓配型,现在已经不是移植的最佳年龄。但我们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bl/65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