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团省委开展了“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推荐评选活动,广医三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副研究员、80后博导范勇被授予年度“广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一起感受青春风采!
勇攀医学高峰的80后青年医生
——广医三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范勇
范勇,党员,副研究员,哈佛医院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医三院科研管理科科长。
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科研工作者,他工作期间科研成果丰富、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经历丰富。曾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是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人才、广州医科大学国家“优青后备人才”医院精英人才第一层次。曾获得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广州市医学会医院“十佳青年”等荣誉。
参加工作以来,范勇同志一直立足本职岗位,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潜心钻研医疗技术,积极探索干细胞技术在遗传病的治疗可行性,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胎儿产前诊断筛查任务和各种遗传病产前诊断和研究工作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身兼科研与临床的优秀专业人员,这中间有汗水和泪水的交织,有苦与乐的交融,更有他对事业的追求和奉献。
以患者为中心,不懈开拓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广医三院内设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东省产前诊断筛查中心,依托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肩负着整个广州市乃至全省珠江三角洲一带重症孕产妇的救治任务、胎儿产前诊断筛查任务和各种遗传病产前诊断任务。
面对众多孕产妇各类的疑、难、杂、重的症状,高龄产妇胎儿产前诊断筛查和各种遗传病患者胎儿的基因诊断,范勇每年负责超过千例产前诊断羊水、绒毛的核型筛查诊断工作,并为患者出具报告,保证了产前诊断及时、准确的地发现各种染色体异常,帮助临床医生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大大减少了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
他积极开拓本专业的各种技术方法创新,如将显微切割技术运用于产前诊断绒毛培养获得成功,使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从22周左右提前到14周左右,极大程度地将染色体异常胎儿妊娠终止时间提前,大大减轻了孕妇的痛苦和风险。范勇利用专业知识的优势,积极探索最新的科研成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开展利用母亲外周血中的胎儿游DNA检测胎儿染色体是否异常的无创产前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无创产前诊断技术避免了常规的产前诊断技术的羊水/绒毛穿刺手术引起的胎儿流产风险,极大减轻了孕妇的痛苦,深受患者的欢迎。
勤学苦练多思考,致力探索地中海贫血治疗可能性
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高发的单基因遗传病,广东省的人群致病基因携带率高达12%,发病率7.8%,重症死亡率达3%。目前医学界对这种疾病还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
看着这一遗传性疾病给广东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范勇坚定了用科学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的决心。为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强化科研能力,年他赴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
在世界顶尖的实验室学习和工作期间,范勇以如何治愈地中海贫血为研究目标,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4小时以上。这位年轻的同志为了地中海贫血病病人的治愈方法有新的突破,查阅的资料足足能堆满整个房间;为证明干细胞治疗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他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反复推敲。最终,他利用干细胞技术和基因修复技术,获得了地中海贫血病人缺陷基因修复的干细胞系,并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细胞治愈了地中海贫血的小鼠模型,证明了干细胞治疗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
几年来,范勇同志在干细胞技术和基因修复技术上不断突破与进取,已经发表高水平SCI文章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应邀参加第九届“亚太人类遗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由于工作出色,他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敢攀高峰创新不懈,冲击基因编辑国际医学高峰受瞩目
作为一名80后的青年博导,他带着自己的青年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度过枯燥的实验岁月,却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艾滋病,一直是人类的梦魇。未来某一天,人类或许一出生就对艾滋病毒免疫,这有可能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范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印证了这样的可能性。
年,继“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RayBrown)进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成为第一个被医学成功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后,许多医学科研者便兴奋地开始运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研究,范勇也是其中的一员,但这个过程经历了许多的失败和挫折。
年4月6日,范勇终于带领团队在我国干细胞研究的相关规范要求下,运用最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研究,成功对废弃的人类3PN受精卵进行编辑,使得部分胚胎获得了艾滋病病毒的免疫能力,成果在国际杂志《辅助生殖与遗传学期刊》上发表。
这是国际上第二篇关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报道。而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早期人类胚胎的精准基因编辑方面的应用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制定原则,从而为遗传性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范勇这位80后的青年而言,这是他朝心中“科技强国”之梦迈出的重要一个步伐。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报道范勇科研成果
这也是继中国黄军就博士之后,广州医生第二次冲击世界医学研究最高峰,范勇团队备受瞩目。研究成果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得到《自然》《科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等国际顶级期刊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