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儿童节到了,
许多孩子被问到儿童节愿望时,
除了玩乐、吃喝、礼物、休息等,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他们更希望的是“爸妈能少管我一点。”
日前,本报在网上对“家长包办”这一话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以家长为主的受访者中,有超过八成的人认为家长包办“弊大于利”,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包办”。不仅孩子们不喜欢,也有不少因为家长爱“包办”而感到郁闷的老师。教育专家表示,家长包办、干预、照顾得太多,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容易高分低能。因此,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长都应该适时放手。
这些情况,到底算不算包办?幼儿园:“遥控”孩子上台要求多给镜头
现在的玻璃心父母真不少,我儿子幼儿园班上有一位妈妈,因为老师给她儿子的镜头少了,就在幼儿园门口当众责怪老师偏心,快把老师气哭了。
陈女士说。陈女士的儿子在越秀区一家民办幼儿园就读,每天老师都会拍摄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点滴,上传到家长群里。前些天,一位妈妈在接孩子的时候,就把老师拉到一边批评,陈女士听到这名家长说:“老师你怎么能成天拍那几个人呢?他们经常有单人照,我家孩子都只出现在合影里,你们不是偏心么?”老师只好解释,每天的表演都是孩子举手上台的,他们家孩子比较羞涩,很少举手。当时正值放学,老师与家长商量晚些再沟通,可这名家长却认为老师态度不好,称要找园长投诉。
初中:送饭“络绎不绝”让校方头疼
天河省实从初中开始住校,有老师告诉记者,最让校方头疼的,是家长的送饭问题。尤其是九月刚开学那一阵子,许多初一的家长天天送饭。“其实我们学校每天的饭菜都是经过悉心搭配,很卫生、营养很全面,当然大锅饭不一定有家里的可口,但孩子每周末都可以回家,这并不是难以克服的。”常务副校长蔡骘表示,学校要求孩子能在食堂吃饭,是希望他们能养成不挑食的习惯。有的孩子因为下课晚了,没有爱吃的饭菜,就跟父母抱怨,父母就送来孩子爱吃的饭菜,这实际上助长了孩子挑食的毛病。
更让蔡骘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的家长送来的还是快餐,仅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口味。“这对于我们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万一孩子吃坏了肚子怎么办?”蔡骘说。
高中:宿舍小矛盾家长出面干预
广州一所示范性高中的老师说,在高中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干预、包办,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之前有家长由于干预女孩之间的交往,与学校“掐”了起来。由于学校是寄宿制,一间宿舍住着六个女孩,有一些小摩擦很正常。结果,高二年级有四个女孩的家长认为宿舍里另外两个女孩睡得晚,影响了女儿休息,要求换宿舍,在没有得到学校的同意后,跑到学校来。“其实每个宿舍都有不同的问题,并不是换了宿舍,就不会遇到其他问题。而且换宿舍先得征求其他宿舍的同意,家长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孩子。”这位老师说,当时这几名家长就在教师办公室里僵持了很久,其中一个女生跑过来拉爸爸妈妈,让他们不要闹,结果家长把女儿的手甩开了,大喊:“今天这事情不解决谁都不许下班!”“以后面对老师同学,这个女孩也会觉得不好意思。”这名老师说。
各方说法,放手也是一种成长孩子:最讨厌被家长偷看日记记者询问了数名小学到高中的孩子,他们都表示父母管得挺多的。正在上高二的玲玲说,自己上初中二年级时,就因为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跟她大闹了一场。“我那时候还没有上锁的柜子,都是把日记本藏在抽屉最底下。有一次我在日记里写对班上一个男孩很崇拜之类的内容,被我妈看到了,她也没有跟我沟通,而是直接去找了老师。然后老师又找我谈心了。”玲玲说,尽管老师只是了解情况,并没有批评她,但她感到非常窘迫,回家后就跟妈妈吵了一架,并坚决要求有一个上锁的抽屉。
女生小岑则说,自己在初中时参加了校合唱团,但因为自己成绩一般,到了初三父母就不允许她参加了,甚至未经她同意找到了合唱团的老师要求退团。后来在父母的一再坚持下,小岑只能退团,这也成为了她中学生活中巨大的遗憾。家长:不是我想管是孩子不自觉
对于孩子们的吐槽,许多家长也觉得很冤。自从卫先生的儿子进入青春期后,父子关系就很紧张。“他交了一些要出国读书的朋友,这些孩子不用中考、高考,每天好像很轻松,我儿子就跟着一起轻松,回家了也不好好学习,整天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卡介苗接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