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必须治愈的疾病
——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容积的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贫血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病主要是因为造血原料(铁、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因造血功能不好引起的贫血叫“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有一种是因为失血过多引起的贫血。贫血只是一种症状,不是具体的疾病,很多病都可以引起贫血。我国诊断贫血的色素(血红蛋白)标准为:成年男性低于12克/dl,女性低于11克/dl,孕妇低于10克/dl、血清铁蛋白低于14ug/L。
怀孕后大人和孩子都需要营养,孕妇从怀孕第4个月起,全身血容量大大增加,需要制造大量红细胞来补充,加上胎儿、胎盘发育也需大量铁,贫血就会使胎儿供血不足,发育受影响,甚至造成缺氧,而成无法弥补遗憾。因此,妊娠期间若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特别是得不到足够的铁,就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其次产妇在分娩时要流失较多的血和养份,若产妇本来就贫血,就很难过这一关,严重的就会留下后遗症。妊娠期严重的贫血易诱发心脏病、围产儿死亡率高,妊娠期重度贫血的宝宝,长到1-2岁时较普通孩子更易发生贫血。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贫血是很重要的。若要想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就应该尽力治好贫血,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利。
虽然贫血对女人身体造成影响,怀孕后亦会加重贫血症状,但不代表贫血不可以怀孕。一般的轻度贫血是不会影响生育的,只是更要注意和保护,增加补血,避免贫血,等到血色素正常的时候再怀孕。若血红蛋白小于9克/dl的话,属于中度贫血,最好还是补充到10克/dl以上再考虑怀孕,也会避免怀孕期间造成严重贫血影响胎儿生长的情况。
因此,本就贫血的女性应在妊娠前到血液科做全面检查,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的可能性后在医生指导下怀孕。平时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营养,不能偏食。可多吃些鱼虾蛋等高蛋白食物。瘦肉、动物肝脏是补血的理想食物,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母亲健康才能保证胎儿安全,顺利安全渡过妊娠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