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李玉莹通讯员刘晓锋)众所周知,目前绝大部分地中海贫血患者只能依靠输血和去铁维持生命,部分重型地贫患者甚至需要终生输血,对家庭乃至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负担。近日,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江明带领医疗团队通过临床研究,在国内率先发现药物沙利度胺对治疗β型地中海贫血有显著效果,且治疗费用仅为以往输血治疗的十分之一。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到《欧洲血液杂志》,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江明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到《欧洲血液杂志》,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陈江明研究论文被收录到《欧洲血液杂志》thalidomideinduceshematologicresponsesinpatientswithβ-thalassaemia沙利度胺诱导在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液反应thalidomide酞胺呱啶酮,反应停(一种镇定药,20世纪60年代发现孕妇服用后会导致胎儿四肢畸形而被禁用)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它在临床使用上,可以造福许许多多的地贫患者。大家都知道,地贫患者需要长期“输血+排铁”,每月的治疗费用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有时候还会出现“无血可输”的情况。据梧州市中心血站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每年大约有3.5万人次,献血者献血量约12吨,供给临床用血量约20吨。但近几年来,医院病床数和手术量大幅增加,导致血液供应缺口加大,临床用血面临着多重压力,从而导致地贫患者输血更加紧张。而陈江明医师的这项治疗方案,有望实现破除重症地中海贫血患者终身输血的不变定律,达到脱离输血、提高长期生存质量,为社会节约大量血液资源的目的。今年8月份,24岁的中型地贫患者小丽,在接受这项治疗方案后,顺利摆脱了长期输血的“梦魇”。同时,她也是第一位在医生指导下正规用药的患者。据介绍,小丽和其他的地贫患者一样,自小需要靠输血和排铁维持生命。年9月,她的病情突然加重,长期输血产生黄疸,从而导致胆结石感染,输血都没有效果,生命危在旦夕。在几乎绝望之际,医院得知,有一种药物可以医治地贫,是一个新疗法,决定试一试。结果让人欣慰,一个月后,小丽的贫血症状大大改善,不再需要输血;治疗3个月后,小丽的血红蛋白值接近正常水平。此后,小丽每个月按时服用药物,至今无需输血治疗,医药费用与过去相比,也大大降低了。目前,小丽已能正常参加社会工作了。据陈江明介绍,这种药物名叫沙利度胺,对需要频繁红细胞输血的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表现出显著的作用。此外,对α型地中海贫血也有一定的疗效。医师提醒,该治疗方案患者人均治疗费用约元/月,适用人群目前只针对18岁以上患者,用药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其他药物正规服用,切勿个人自行服用。梧州发布编辑部编辑:郑玉华记者:罗卡妮来源:梧州零距离网梧州发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