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州学宝器宋元复古铜器展

北宋时期,随着古铜器的不断出土,金石学兴起,刘敞《先秦古器记》、吕大临《考古图》、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一批金石学著录在这一时期涌现。

心仪三代的宋徽宗搜集件古器编成《宣和博古图》,作为国家祭典新礼器的样本。除用于朝廷大典之外,新制度也进一步推广到地方。

此后,仿古之风开始在宋以后的社会成为一股潮流。

清亦政堂重修宣和博古图三十卷亦政堂重修考古图十卷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孔子在汉代确立了先师地位,始自西汉的文庙祭祀,以孔子及其弟子为祭祀对象。

文献记载唐太宗时重视地方释奠之礼:“州县释奠,既请遣刺史、县令亲为献主,望准祭社,给明衣,修附礼令为永式。”

宋初,宋太祖“命官行释奠之礼,皆如旧典”。

“州学宝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的。

本次武义县博物馆特展“州学宝器——宋元复古铜器展”,汇聚了历年浙江窖藏、墓葬、佛塔地宫等出土的近百件宋元复古青铜器之精华,集中展示了传统礼仪与宋代风韵。

展览看点

本次展览共分“州学宝器”“崇古复礼”“文儒清供”“信仰世界”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主题和相应的文物亮点。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标题点出本次展览的主题,“州学宝器”一词取自武义窖藏出土文庙礼器上的铭文。

年9月,武义县广播站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宋代铜器窖藏,出土包括爵、鼎、簋、匜、觚、壶等在内的复古铜器。

据参与窖藏清理工作的原武义县博物馆馆长涂志刚先生回忆,铜器埋在地下约1.6米处,原为一菜园。窖藏地点距离县文庙直线距离约二三百米,应为武义县文庙礼器。

南宋“州学宝器”铭铜爵及铭文拓片

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一是“宝器”,集中展示了武义县文庙礼器;二是“州县释奠礼”。这里的州学指婺州州学,婺学是南宋重要的儒家学派之一,与永嘉学派同为浙东学派两大重要分支,代表人物是南宋哲学家吕祖谦,其曾在武义明招山开堂讲学,著书立说,明招山遂为婺学之“学术名山”。

宋吕祖谦著郡东藕塘奎光阁藏版《金华吕东莱先生正学编》金华市博物馆藏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为“崇古复礼”。

“礼”在于“明尊卑,别上下”,强调的是等级秩序。从国家社稷,到家庙墓园,祭祀礼仪的规范,彰显了古人对礼的认识和对规则秩序的实践。

因此这一章节既有皇家礼器,又有来自官员家庙、墓葬祭祀、地方学宫等各类铜、陶瓷礼器。其中有三件出自杭州老虎洞官窑遗址的南宋官窑青瓷器,不能错过。

南宋官窑青瓷鼎式炉

南宋官窑青瓷鬲式炉

南宋官窑青瓷樽式炉

南宋官窑青瓷器三件

杭州老虎洞官窑遗址出土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藏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文儒清供”。宋人的生活四艺,包含了焚香、插花二项,所谓“叠桌二张,列炉焚香,置瓶插花,以供清赏”。

宋人把对古铜器的喜爱引入其中,将之用于焚香、插花,使得在寻常的生活中,也透出风雅来。

本单元展示了一批浙江出土的宋元仿古炉瓶,并有文房清玩等日用器或陈设器,带我们一窥宋时文人生活的雅趣。

南宋铜鼎式炉年金华南宋嘉泰元年()郑继道母徐氏墓出土金华市博物馆藏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信仰世界”,则将视野转向儒家之外的佛教、道教等领域。

本单元主要展出了海宁智标塔和海盐镇海塔出土的各类青铜供器,复古铜器因其时尚的造型、贵重的材质,在教徒表达对佛、道的虔诚礼敬中得到供奉。

同时文儒之士案头的文房用具也与之共现于佛塔地宫等,体现了儒释相融合的时代潮流。

南宋铜贯耳壶海盐镇海塔地宫后龛出土海盐县博物馆藏

展览贴士

对于现代人来说,青铜器的称呼与定义佶屈聱牙,我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为了避免“面基”时尴尬,在观展之前,不如先看看它们的身份证~

鬲(lì)南宋铜鬲式炉武义县博物馆藏

鬲与鼎一样,也是煮肉器。

《尔雅·释器》将款足鼎谓之鬲,三只袋形的足便是它的典型特征,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更快地煮熟食物。

甗(yǎn)南宋钱氏铜甗临海市博物馆藏

甗是蒸食器,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鬲,用来煮水;上部则是带有镂空箅(bì)子的甑(zèng),类似我们现在使用的蒸屉,用来盛放主食。

展览中的这件南宋钱氏铜甗仅存下面的鬲部,为临海钱氏家庙祭器。

簋(guǐ)南宋铜簋武义县博物馆藏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

觥(gōng)南宋铜龙纹觥(匜)武义县博物馆藏

觥是酒器,《诗经》有云“我姑酌彼兕觥”,另外还有“觥筹交错”成语。而宋代金石学家对觥形器的定名是匜。

匜(yí)南宋铜龙纹匜常山县文保所藏

匜是盥手注水的水器。《左传》有“奉匜沃盥”之语,意思是执匜浇水于手冲洗。匜的造型有些像没有盖子的觥,但从功能上来讲两种器物还是有区分的。

觚(gū)南宋铜觚一对武义县博物馆藏

觚是一种酒器,它与爵是一组最基本的青铜器,常伴随出土。觚的形制一般为喇叭形口、细颈、束腰、圈足。

钫(fāng)南宋铜钫武义县博物馆藏

钫作为盛酒器流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战国以前与圆壶、扁壶等统称为“壶”,“钫”是后来出现的专名。

汉代墓葬常以陶钫与陶鼎、陶盒等组合随葬,是一种常见的明器。

提梁盉(hé)宋元铜提梁盉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藏

提梁盉的主要功能是盛水。提梁盉常与作为煮水器的汤鼎一起出现,与盘组合时,则可以起到盥沐的作用。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州学宝器——宋元复古铜器展

展览时间

年1月1日至年4月10日

展览地点

武义县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主办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武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

武义县博物馆

鸣谢单位

金华市博物馆、金华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东阳市博物馆、兰溪市博物馆、海宁市博物馆、海盐县博物馆、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杭州市西湖博物馆总馆、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安吉县博物馆、长兴县博物馆、衢州市博物馆、龙游县博物馆、常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常山县博物馆)、绍兴博物馆、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临海市博物馆、苍南县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wh/88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