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预防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宝宝在出生后就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都会发现一些小问题,例如卵圆孔未闭。
前几期,爱签单跟大家分享过新生儿黄疸、先天性心脏病、地中海贫血怎样买保险的话题。今天,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卵圆孔未闭。具体内容如下:
?卵圆孔未闭有影响吗?需要治疗吗?
?卵圆孔未闭和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区别?
?卵圆孔未闭还能不能买保险?怎样核保?
1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危害大吗?
1.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血液通道,它就像开在左心房、右心房之间的一扇门。
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会通过卵圆孔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流向到全身,为胎儿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当宝宝出生后,随着脐带的断开和自身肺循环的建立,一般在1年内,左右心房间的血流就会断绝,卵圆孔也会随之闭合。
但如果超过3岁,卵圆孔仍无法正常关闭,这就达到了临床上“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标准。
2.卵圆孔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吗?
卵圆孔未闭在新生儿中非常常见,大部分能自行关闭,一般并不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但是,由于发病位置和“心脏房间隔缺损”相近,两者常常会被混淆。
房间隔缺损:指左右心房的间隔出现了漏洞。
爱签单查阅了很多文献,归纳总结了两者的特点,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判别:
可以看到,无论从发病原因、身体症状,还是治疗方法来看,两者都是有明显区别的。卵圆孔未闭类似于连接两个房间的门开了一个缝隙,而房间隔缺损类似于这扇门上破了一个洞。
但是在新生儿初期,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确诊,病历上往往会记录为“房间隔缺损待诊”。
这个时候,就需要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如果缺损在慢慢变小,或者后续心超正常,那很有可能就是卵圆孔未闭。
3.卵圆孔未闭危害大吗?怎样治疗?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卵圆孔未闭对心脏的血流影响很小,甚至大概20%成年人的卵圆孔也没有完全闭合。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也会对日后的生活埋下隐患:幼儿期,两侧心房的压力接近,血液分流量不大。而随着年龄增长,压力差增大,分流量增多,会引起右心的负荷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梗阻性肺动脉高压、脑缺血。
由此可见,新生儿卵圆孔未闭的危害可大可小,宝爸宝妈们一定要带宝宝复查心脏超声。
一来,可以区别是不是房间隔缺损,图个放心。二来,可以观察圆孔是否在缩小闭合。如果没有,就应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2
保险公司如何审核卵圆孔未闭?
1.保险公司核保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对于卵圆孔未闭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如果宝爸宝妈想为孩子购买保险,是否能顺利承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某保险公司的审核标准:可以看到,保险公司一般会从以下几点考虑:①是否已确诊?是卵圆孔未闭,还是房间隔缺损?
②卵圆孔的大小?
③是否有其他相关的先天性异常?
对于3mm以下的圆孔,90%会自行闭合。根据大数据法则,有些保险公司就直接给予标体承保了。而对于3mm以上的,一般会延期到1岁,再根据复查的心脏超声来审核。这里也顺便提一下,如果成年人遗留卵圆孔未闭,保险公司又会怎么审核呢?其实前面也提到过,卵圆孔未闭无明显症状,一般不会被发觉,除非是做过特殊的检查,例如心脏超声。那么,站在核保员的角度来看,从风险管控出发,就会考虑两点:①为什么要做特殊检查,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
②心超检查结果怎样?卵圆孔大小如何?
只要能够提供合理的解释,消除核保员的疑虑,也是可以投保的,无需过多担心。但是每个保险公司的审核尺度不同,如果对核保结果不满意,爱签单建议可以多投几家试试。2.真实案例分析3个月大的男宝宝,足月出生,现投保寿险、重疾、医疗险,投保人告知宝宝患卵圆孔未闭,出生时转儿科住院观察,并附超声检查:
报告显示,诊断为卵圆孔未闭,且孔径在3mm左右,属于可保范围。但是被保人存在左房增大(心脏扩大)的情况,目前风险较大,保险公司很可能会拒保或延期。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仅为卵圆孔未闭,是可以标体承保的。如果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3
爱签单总结: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十分常见,一般会在1岁左右自然闭合,宝爸宝妈们无需过分担忧。平时做好儿保检查,和医生保持沟通就好。
而对于购买保险,也并不困难,大部分人在卵圆孔闭合后就能顺利投保,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觉得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希望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共同为保险知识科普贡献力量:)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保险规划,请联系你身边的专业保险顾问。爱签单团队致力于保险知识科普,无法提供详细的投保咨询服务。敬请原谅!
A行业排名
年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年保险公司服务评级排名
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排名
年全球「大而不能倒」保险公司
获赔率99%,打破保险理赔难谣言!
B产品理念
年轻健康,有必要买重疾险吗?
压岁钱买理财险,哪款靠谱?
一起拆解百万医疗险,到底选哪款?
不懂计算IRR,几十万保费可能白交了…
为了返佣那点钱,你可能会损失更多!
香港保险:看上去很美,但不是谁都适合!
C核保理赔
有乙肝,怎样买保险?
有乳腺疾病,怎样买保险?
有甲状腺疾病,怎样买保险?
请不要妖魔化医保卡外借!
花费1千多,理赔54万!这就是保险的作用!
理赔案例:从住院到打款,那惊心动魄的32天
爱签单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