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来·啦·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病,又称海洋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因最早发现于地中海沿岸国家而得名。是我国南方各省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大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按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静止型、轻型、中间型和重型。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沿海区域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地区。
中深前沿服务中心根据《中国地中海贫血蓝皮书》统计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重型和中间型地贫患者在30万人左右,“地贫”基因携带者超过万人,涉及近万家庭1亿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尤以两广地区最为严重,广东“地贫”基因携带者超过10%,广西“地贫”基因携带者超过20%。
10月15日上午,来自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19岁女孩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湖南省第例、衡阳市第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衡阳市实现捐献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她的造血干细胞将被送往浙江温州,拯救一名4岁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生命。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百余种致死性疾病,作为白血病根治的主要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无数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获得救助的是一名年仅4岁的重度地中海贫血患者,并且当时的情况,基本上已经不能通过药物治愈。一般来说,轻、中型地中海贫血临床表现与一般贫血类似,而到了重型阶段的3—6个月后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骨骼的发育异常,患者3—4周就需要输血一次。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该病最为成熟的治愈手段。然而,造血干细胞的配型十分不容易,人类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和率是1/~1/,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和的几率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干细胞移植,截止到年9月30日,还有着名患者正在等待干细胞治疗,到最后,又有多少人能够成功完成干细胞匹配和移植呢?并且在所有的干细胞移植中,一个人的干细胞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对于患者来说,还需要考虑一个排异反应,届时,患者还需要通过药物辅助或者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完善治疗。我们需要一种更合适的治疗方案:第一,不需要考虑捐献,有着更多干细胞匹配来源。第二,减少或较少的异体排异反应。年7月22日,医院首次公布了关于“经γ珠蛋白重激活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两例接受移植的患者已摆脱输血依赖,目前已成功出院,正在后续随访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亚洲首次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也是全世界首次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β0/β0型重度地贫的成功案例(β0/β0纯合子指β链完全不能合成,属于重度地贫)。通过采集自体干细胞,可以有效解决干细胞来源问题,同时,自身体内的干细胞经过基因编辑后再回输自身体内,有效解决异体排异反应问题。患者家属及该项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PI)医院血液科付斌教授团队
对比现在的干细胞移植,基因编辑干细胞也许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前景。摆脱干细胞来源的困境,减少排异反应。相信在技术完善后的不久,更多急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将迎来新的希望。如对任何项目有咨询需求,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