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原料,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对铁的摄入量不足,继而引发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红细胞内缺乏铁,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虽然缺铁性贫血是贫血原因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患者朋友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程度不足,往往存在一些疑问和误区。
1缺铁性贫血是怎样引起的?
缺铁性贫血原因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是铁的吸收、摄入不足,如长期厌食、偏食、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胃大部切除术、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第二是铁的丢失过多,如妇女月经量过多、多次妊娠、慢性消化道出血、慢性泌尿道出血、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2贫血都是因为缺铁引起的吗?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缺铁只是原因之一。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等均可能引起贫血,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细菌或病毒感染、先天性疾病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时等也会引起贫血。简而言之,贫血的原因可以写一本书,缺铁只是其中一小个章节。
3缺铁性贫血如何确诊?
缺铁性贫血确诊的金标准是:骨髓细胞学检查。其它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指标。
4贫血的病人都需要补铁吗?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才可以使用补铁药物进行治疗。其它原因引起的贫血,不能使用补铁药物。
5补铁药物药店里都买得到,我可以自己买来补吗?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补铁治疗全程须在血液科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指标,评估疗效,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补铁不足、或补铁过多。
6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仅需要补铁治疗就可以吗?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根本在于根治原发疾病,补铁只是治标,而治标的同时更要治本,也就是治疗引起缺铁的病根。
例如厌食、偏食、饮食结构不合理的患者,应该均衡膳食结构;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想方设法加强营养,必要时可到临床营养科咨询、就诊;长期合并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黑便、大便带血的患者,应该到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排除消化道疾病;反复尿中带血的患者,应该到泌尿外科、肾内科就诊;月经过多、月经不规律的患者,应当尽快到妇科就诊。
如果严重厌食,或长期因为心情不好、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悲观厌世而引起饮食差时,应当尽快到临床心理科、精神医学科就诊。
7含铁的食物有哪些?
许多食物中都含有铁元素,例如:动物血液(猪血、鸭血、鸡血)、动物肝脏(猪肝、牛肝)、各种瘦肉(牛肉、猪肉)、海带、紫菜、木耳、黄豆、鸡蛋黄、大米、面粉、红枣、樱桃、葡萄、猕猴桃等均不同程度含有铁元素。
但是食物中铁的含量高,不代表人体吸收程度也高。例如鸡蛋黄的含铁量较高,但吸收率仅有3%左右。相对而言,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比植物性食物的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错误地认为某种食物含铁高,就大量摄入含铁高的食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观点,倡导国人饮食结构均衡,即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动物类食物(畜禽、鱼虾、蛋类)、奶类和豆类食物、油类和盐类按比例均衡搭配,合理营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调配丰富多彩的饮食方案。
通讯员/冯林森
编辑/夏焱南
新时代·新玉医·新发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