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经广泛用于恶性血液病和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植入失败是allo-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
什么是植入失败?
原发性植入失败是指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或骨髓配型(BMT)后+28天(脐血移植(UCBT)后+42天)内,从未获得供者细胞植入(供者细胞95%),或PBSCT或BMT后+28天(UCBT后+42天)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L,除外疾病复发1。
继发性植入直白是指供者细胞曾经植入,但再次出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B-ANC)0.5×10?/L。
植入失败的发生率总体约为3.8%~5.6%,原发性植入失败的预后远差于继发性植入失败。
植入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DSA是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供者高龄、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等因素会增加植入失败的风险。
DSA阳性:机体产生DSA的原因很多,其中多次输血是主要危险因素。在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或其他血红蛋白病的患者中,反复输血产生DSA是植入失败的重要原因。
HLA配型情况:供者与受者之间HLA不相合是allo-HSCT植入失败的另一高危因素。植入失败风险性单倍体一致匹配的无关供体一致配型相同的同胞供体一致。
供者高龄:高龄供者(年龄>40岁)原发性植入失败率较低龄供者(年龄<40岁)升高(9.7%vs5.0%,P<0.05)2。高龄供者的造血干细胞存在与老化相关的DNA甲基化修饰和端粒长度缩短,可能与植入失败的发生有关。
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植入成功不仅需要回输足量的有核细胞,也需要有良好的骨髓造血微环境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存在骨髓衰竭和微环境损伤,因此发生植入失败的风险增加。
预处理方案:非清髓移植优于清髓移植,BU/CY优于TBI。
干细胞来源:植入失败风险性CBBMPBSC。
干细胞回输量:如果MNC2.5×10?/kg或CD34+3×10?/kg失败风险性增高。
去T细胞方案:体外去T细胞失败风险增高。
血型供受:ABO血型主要不合失败风险增高。
性别供受:女供男失败风险增高。
移植后预防GVHD的CTX应用也是植入失败的原因之一。
原发病:SAACLLCMLAML。
MDS或MPN患者伴有脾脏增大。
移植时疾病状态:进展期植入失败风险CR/稳定器。
那么面对植入失败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侵袭性曲霉感染也是需要高度警惕的继发性感染之一。年IDSA曲霉病的诊断和管理实践指南推荐对于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高危曲霉感染患者,经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仍发热,推荐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选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等)3。
请看下期分解。
作者简介
吴小津教授
医院
国家血液病学临床研究中心
江苏省血研所
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
参考文献
1.FrancoL,etal.ExpertOpiniononPharmaotherapy.;15(1):23-36.
2.曹丽芹,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研究进展.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47(6):-.
3.ClinInfectDis.;63(4):e1-e60.
——
拓麦
拓麦直通车
直击现场贯通前沿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