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症状为头昏、眼花、耳鸣、面色苍白或萎黄、气短、心悸、身体消瘦,夜寐不安、疲乏无力、指甲变平变凹易脆裂、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佳、月经失调等。病因有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缺锌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见于营养不良、长期小量出血,治疗应去除病因,并服铁剂。急性大量出血引起的“出血腥贫血”须用输血或手术抢救。另还有红细胞过度破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缺乏红细胞成熟因素而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成熟性贫血”、缺乏内因子的巨幼红细胞引起的“恶性贫血”和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i2而引起的贫血。病因: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从而导致贫血。症状: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防治关键是调整膳食营养结构、科学进餐。早餐能摄取足够的高热量优质蛋白,如豆浆、鸡蛋、牛奶等;中餐能从菜肴中广泛摄取各种营养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紫菜头、胡萝卜、柑桔、番茄等宜多吃一些,患有肠炎、溃疡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2、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病因: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症状: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防治: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用硫酸亚铁或10%枸檬酸铁铵5 ̄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时还需同服维生素C-毫克,每日3次,以促进铁的吸收。贫血症状消失后,为巩固疗效还需继续服药1-2个月。辅助治疗:(1)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进食80克的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2)适量摄人脂肪,每日以50克左右为宜。脂肪不可摄人过多,否则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3)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菠菜、紫菜头、动物肝、动物血及山楂等,提倡使用铁锅。(4)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5)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长期素食等。3、失血性贫血失血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由于外伤或疾病过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机制缺陷,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贫血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病因:①严重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崩);②宫外孕、前置胎盘或分娩时的各种妇产科大出血;④性交创伤大出血;④支气管扩张或肺肿瘤的大咯血;⑤溃疡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呕血;⑥各种手术外伤及外科手术时的出血等。症状:如果出血量达到 ̄0毫升(约总血量的40%左右),即使出血前患者很健康,出血后卧床休息,仍不免有口渴、恶心、气促、极度头晕甚至短暂意志丧失。由于血循环的重新分布,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血压、心输出量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脉搏快而无力,并逐渐出现休克症状,如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脉搏细数、皮肤湿冷、恶心呕吐,最后昏迷。防治:应针对出血的原因先予以止血和输血,然后治疗原发病。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迅速输人全血、血浆、右旋糖酐和生理盐水等,以补充血量和抢救休克状态。有慢性出血史或原来铁贮量已较低甚至已耗尽的患者,在出血停止后1-2月开始给予口服铁剂,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补足铁贮量。辅助治疗:在渡过急性期后应及早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4、巨幼细胞性贫血系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的生物化学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疾病。影响到骨髓造血细胞——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而形成贫血,甚至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细胞的特点是胞核与胞质的发育及成熟不同步,前者较后者迟缓,其结果形成了形态、质和量以及功能均异常的细胞,即细胞的巨幼变。体内其他增生速度快的细胞,如消化道上皮细胞等也可受到侵犯。本病绝大多数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或者两者均缺乏所致。5、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缓,病程进展较慢,病程较长,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输血可改善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出血一般较轻,多为皮肤,黏膜等体表出血,深部出血甚少见,病程中可有轻度感染,发热,以呼吸道感染多见,较易得到控制;如感染重并持续高热,往往导致骨髓衰竭加重而转变为重型再障。6、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某种抗体能与自己正常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引起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导致的一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有什么用?
我前几天才做过一次,今天又让我做,医生是不是要骗我钱?其实通过分析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一些基本信息,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
No.1
帮助医生进行诊断疾病
很多种疾病可能有会引起血常规检查的异常,由此可以帮助医生考虑患者目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可能是什么疾病。
No.2
帮助医生确定下一步诊疗计划
血常规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血细胞的数量,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是否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是不是需要输血,有时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No.3
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指导医生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
比如,如果有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后对血常规的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有没有效果,如果没有效果是什么原因,以便在诊断和治疗上做出调整。
什么情况需查血常规?
如何看懂血常规
No.1
看懂血常规第一步:我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吗?
要弄懂血常规检查的意义,首先需要知道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和这些项目的正常范围。
血常规中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图中的参考值为成年男性)
需要提醒的是,医学上用到的指标多数都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这个范围称作这个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但是,有时候,可能有1%~5%的健康人是可以超出这个所谓的正常参考值的,在化验单上显示不正常的结果有可能实际上是正常的。
No.2
看懂血常规第二步:那些项目都是些什么?
接下来,我们介绍血常规检查中的主要检查项目和它们的临床意义。
No.3
看懂血常规第三步:指标异常,可能暗示哪些潜在危险?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患者常常会有乏力、易倦、头晕、脸色苍白等症状,而只要做血常规检查就很容易"揪出"这种疾病的。
其实,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在妊娠期,由于需铁量急剧增加,如果不补充高铁食物,很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通常来说,缺铁的病因无外乎三种原因:
一是失血过多
如女性月经过多、急慢性失血;
二是摄入不足
如挑食、偏食、减肥、缺牙等;
三是吸收不良
如胃肠消化系统疾病,浓茶、浓咖啡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是血液科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再障的发病率已有明显增加,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分别在20岁前后和60岁以后,重型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发症状。
在出现身体异常疲劳乏力(这通常预示着贫血)、脸色苍白、皮肤出现一块一块黑紫色斑块(皮下组织出血)、口腔黏膜或牙龈出血时都应该查一查血常规,从而尽早发现再障的端倪。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病,孕妇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医生及时发现罹患地贫的高危人群就可以积极防范。
医院做产检,必定会做血常规检查,而产科医生只要看两项指标就能发现地贫的“端倪”:
(1)MCV(红细胞平均体积)≤82fl;
(2)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7.0pg。
地中海贫血属于一种"可防难治"的遗传性疾病,如果能在婚前就清楚了解自己是不是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携带者,并且在产前做好地贫筛查和诊断,甚至完全可以避免生育重度地贫儿。
白血病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老百姓又称之为“血癌”。它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儿童90%以上是急性白血病,尤其是2-7岁的儿童高发。儿童白血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进行性贫血、出血、发热和肝脾淋巴结肿大。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白血病患儿的早期症状非常不典型,很多时候家长会忽略。
贫血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据其临床脉证表现乃属中医学中“萎黄”、“黄胖”、“虚损”、“虚劳”、“血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治疗贫血既要增加营养及补血,又要重视补气,因为气能生血。严重的必须从补肾着手,因为肾中精华能化生成血。
中医的病因病机
脾胃虚弱:多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损伤脾胃,或由七情所伤,如思虑伤脾,脾失健运,胃不能熟腐水谷,致津微不足,化血无源,则发血虚而贫血。
血证:由于阴虚血热,血热妄行,或脾气虚则不能统血,而导致吐血、便血、鼻齿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日久则血少气哀而致贫血。
肾虚精不化血:肾为先天之本,可因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肾主骨、生髓、藏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血为精所化,肾气虚衰,则精不能化血,血源亏少而导致贫血。
虫积:肠道寄生虫如钩虫等侵入人的体内,致使脾胃受损,脾气虚弱,饮食不化,脘腹胀满,疼痛不适,或出现异食癖症,吃生米、生茶、煤块、泥石等。又因虫居肠中,吸食人体津徽、血液,导致脾虚血损,气血生化乏源,故见气血亏损之象即致贫血。
辩证施治
脾虚型:面色苍白,神疲乏力,食纳差,脘腹胀满,大便不调。脉象沉细,舌质淡,苔薄腻,舌体胖有齿痕。
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白米、茯苓、木香、砂仁、半夏、陈皮、内金、黄茂、当归、甘草。
心脾两虚型:心悸头晕,神疲乏力,夜寐不安,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毛发干枯。脉象濡细,舌质淡舌体胖。
方选: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黄精、陈皮、炒枣仁、菖蒲、远志、夜交藤、大枣、甘草。
脾肾阳虚型:面色萎黄,形寒肢冷,喜热饮,自汗出,纳谷不香,腹胀满,气短乏力,耳鸣眩晕,神疲肢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男子阳萎,妇女经闭或量少。脉象沉细,尺脉弱,舌质淡或有齿痕。
方用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药用黄芪、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砂仁、当归、附片、桂元肉、补骨脂、五味子、甘草。
虫积型:面黄肌瘦,神差乏力,腹胀腹痛,·善食易饥,恶心呕吐,异食生米、煤块、泥石等物,性格怪癖,大便不调,干结不畅,或溏薄奇臭,脉象虚弱无力,舌苔薄。
方选:化虫丸。药用:鹤虱、槟榔、苦棟根皮、铅粉(炒)各30g,枯矾8g。用法:上药为末,面糊为小丸,每次6g,每日一次(成人量),米汤送下。
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