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明显海盐1272家低散乱污企业

                            

今天下午,我县召开“低散乱污”、“厂中厂”整治暨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汇报今年以来我县“低散乱污”企业、“厂中厂”整治等情况,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低散乱污”企业、“厂中厂”整治以及小微企业园建设等工作是省市有关专题会议精神的落实,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7月11日,我县在召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后,实施了“低散乱污”企业整治提升等七大专项行动。会后,我县堵疏结合,一手抓“低散乱污”企业、“厂中厂”整治,一手抓高质量数字化小微园建设,并鼓励企业“抱团入园”、“抱团出海”,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低散乱污”企业、“厂中厂”整治得如何?小微企业园又建设得怎样了呢?

“低散乱污”企业整治

排摸情况

今年,我县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三个重点,排摸出“低散乱污”企业家。并且将村级集体地块作为重点排摸范围,年各镇(街道)计划取缔临时过渡点9个。

主要做法

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异地搬迁一批”四个一批,明确整治方向,做到精准施策、分类处置、限时销号。

列入关停淘汰类的,按时间节点要求,最终达到“一拆两断三清”(拆除违法建筑,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如秦山街道的新联水泥厂地块因整改无望列入关停淘汰范围,目前28家企业已全部停产,设备、厂房及违建正在陆续搬空拆除中。

列入整治提升类的,督促企业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确保消除安全、环保等隐患。如武原街道的大刘村宝兴物资地块,违建和生态环境隐患问题较多,武原街道要求所有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完成一家开工一家,目前22家企业中18家企业已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

列入整合入园类的,入园项目由镇(街道)实施联审,严把源头准入,要求企业入驻前签订承诺书,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亩均税收作出承诺,严格按照承诺内容规范生产。

此外,鼓励“抱团出海”,为产业落后但有市场前景、发展意愿的企业牵线搭桥,向资源要素充裕的省市梯度转移。如武原街道主动对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合作共建紧固件产业转移异地园,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批次异地转移紧固件企业。

整治情况

截至9月底,全县共整治提升“低散乱污”企业家、整合入园家(共计家),异地搬迁38家,腾出土地亩,腾出能耗10.34万吨标煤。对“低散乱污”在册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排摸在册待整治余量还有家,在年底前实现全县“低散乱污”现象全面清零。

“厂中厂”整治

目前,我县整治“厂中厂”企业家,其中关停淘汰91家,整治提升家。对新入“厂中厂”企业,需至属地政府备案,未备案一经发现的,视为“低端平移”,进行必要的整治和查处。

小微企业园建设

在小微企业园建设方面,我县主要围绕“建、管、引”做好工作。

“建”,顶层设计小微企业园布局规划,加快建设进度,为整改提升后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截至目前,我县已建成小微企业园15个,在建7个,规划3个,新建成标准厂房.37万平方米,入园入区家。

“管”,制定管理办法,实行合约式管理,严把准入门槛,对入园企业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等作出明确规定,严防发生“退低进低”现象,促进小微企业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严格运营管理,抓好存量租赁企业管理,抓好新入驻项目审核。搭建起闲置厂房租赁信息平台,为小微企业入驻提供信息。

“引”,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专门的管理公司,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实行“厂中厂”、“园中园”专业化管理。目前,已确定百步玖鸿印刷园、通元诚创两创中心、开发区新经济产业园3个小微企业园为试点园区,备案、招投标等稳步推进中。

编辑:芒果绵绵冰

点亮小星星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zj/88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