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三大常规化验单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如何看懂三大常规化验单

“常规”二字的英文为routing,常缩写为RT或Rt。因此血常规又可写为:“血RT”,它是最常做的一项血液化验,习惯上也称作“血象”,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16-18项内容。虽不是特异性检查,但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

血常规化验单主要项目的病理意义

红细胞计数RBC

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血液稀释等。   

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②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②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化学性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白细胞计数WBC

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

降低:常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病毒感染等)、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脾功能亢进、恶病质、放疗或化疗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检测各类白细胞所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例。

中性粒细胞N%

增多和减少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嗜酸性粒细胞E%

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神经性鼻炎及由曲霉菌芽胞引起的肺炎等)、寄生虫病(急性血吸虫病、钩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等)、某些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霍奇金病、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等)。减少:常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也可见于大手术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   

嗜碱性粒细胞B%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某些转移癌。 

淋巴细胞L%

增多:常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和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

减少:常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单核细胞M%

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活动性结核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减少:无重要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PLT

增多(大于×/升):①骨髓增生综合征: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红细胞增多症等。②急性反应:急性感染、失血、溶血等。③其它:脾切除术后。

降低(小于×/升):①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②破坏过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③消耗过多: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④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大便常规化验单主要项目的病理意义

颜色

正常粪便以黄褐色为多见。

黑色或褐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或者服铁剂、服食动物血制品(猪血、鸡血)、动物肝脏(猪肝、鸭肝)等。

红色:见于痢疾、肛裂、肠癌等,或者吃大量西瓜番茄等。服用某些药物如酚酞、利福平、保泰松、阿司匹林等。

绿色:幼儿消化不良,粪便中混有未消化蔬菜所致。

陶土色: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疸。服用钡剂造影后亦可见到。

形状

正常形状为成形软便。

稀糊状或者粥样便:见于急性胃肠类、伪膜性肠炎等。

米泔水样便:也即米汤样便、淘米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脓血便:见于急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乳凝块样便:婴儿粪便中常见黄色乳凝块,亦可见蛋花样便,提示脂肪或者酪蛋白消化不完全,见于消化不良。

黏液

正常粪便中可见有少量黏液。

大量黏液见于各类肠炎、菌痢、阿米巴痢疾等。

红细胞

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

正常参考值:阴性

红细胞出现: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

白细胞

正常粪便中不见或者偶见。

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寄生虫卵

正常粪便无寄生虫卵。

发现虫卵提示体内有寄生虫活动。常见有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另外也可见鞭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姜片虫卵、绦虫卵、血吸虫卵、肺吸虫卵等。

潜血(OB)

正常参考值:阴性

潜血阳性见于伤寒、消化道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肝硬化等。腹泻严重时,肛门口糜烂破损亦可致粪便中出现潜血。

有些化验室不能区分别人或者动物血,所以在吃肉或者动物血后,三天之内都可能测出潜血假阳性。

轮状病毒(HRV)

正常参考值:阴性

阳性提示感染轮状病毒。

尿常规主要项目的病理意义

葡萄糖

正常值:阴性

阳性见于:糖尿病、甲亢、妊娠后期等。摄入强氧化药物可见假阳性。

胆红素

正常值:阴性

阳性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服用酚噻噙等药物可致假阳性。摄入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等可致假阴性。

酮体

正常值:阴性

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妊娠剧吐者。以及摄入甲基多巴等药物。

比重

正常值:1.----1.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崩症等。

升高: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周围循环衰竭等。

酸碱度

正常值:4.5---8.0

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升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感染、服用重碳酸盐、碱中毒。

蛋白

正常值:阴性

阳性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以及摄入奎宁等。PH大于8时,尿蛋白见于假阳性。摄入大量青霉素、PH小于4时,见于假阴性。剧烈运动、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也见于生理性尿蛋白。另外还有体位性蛋白尿,当直立体位或腰部前突时出现,平卧消失。

尿胆原

正常值:小于2.0EU/DL

升高:见于溶血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摄入磺胺类药,维生素K,酚噻嗪等见于假性升高。

降低:见于阻塞性黄疸。

亚硝酸盐

正常值:阴性

阳性提示尿液膀胱中存在大量细菌(大于000/L)。

当尿液在膀胱中存留超过4小时,其阳性率大于80%。

潜血

正常值:阴性

阳性见于:严重的肾小球炎症、泌尿系出血性疾病。

白细胞

正常值:阴性

阳性见于:各种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维生素C

尿中维生素C含量因膳食摄取量及体内储存情况而改变,亦可作为维生素C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常用方法包括:

1.全日尿维生素C含量测定;

2.空腹2小时尿以及相当于1克肌苷空腹尿量中维生素C含量测量。但结果尚不甚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医院的化验单还没有这一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bl/66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