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直播间面对贫血,我们这么做

01

什么是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就有贫血。

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g/L,6~14岁儿童g/L,成年男性g/L,成年女性g/L,孕妇g/L。

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

02

常见贫血类型?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等。

2、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等。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急性和慢性。慢性失血性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

03血红蛋白水平高了或低了会怎样?

进入肺部的氧气附着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将血液中的氧气白携带到体内的组织。

当有人血红细胞不足时,提示血红蛋白不足,不能将氧气输送到组织,身体组织里的氧气不足以使其发挥作用,产生一系列症状。这种情况称为贫血。

04

女性为什么更容易患贫血呢?

缺铁性贫血在成年女性中较为多见

1.生理因素

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细胞比容普遍低于男性。

2.月经丢失

女性月经过多,反复失血易导致贮存铁耗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给出居民膳食铁推荐摄入量为:成年男性12mg/d,成年女性20mg/d。

3.不良饮食习惯

女性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贫血。现代社会普遍“以瘦为美”,因此很多女性在饮食中坚持“素食主义”,拒绝肉类。

4.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

女性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会消耗自身的铁储备,如果消耗过多或外源摄入不足,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儿童常见贫血症的防治

红细胞(RBC)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细胞内所富含的血红蛋白(Hb)承担着向机体的脏器与组织供氧的重要功能。

临床表现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轻者不易察觉,严重者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儿童贫血症需要临床高度重视,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有效诊治。

05

儿童贫血的判定标准

06

贫血的分类有什么?

可能导致儿童贫血的病因很多,营养不良、各种急慢性疾病或造血系统病变均可导致儿童贫血。

骨髓RBC和Hb生成不足:可由三类因素所致:

①造血营养物质缺乏:体内缺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等,尤以体内缺铁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②原发于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主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各种疾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如感染性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恶性肿瘤(以白血病为主)等;

RBC破坏过多(溶血)

常见溶血性贫血(溶贫)可分为先天遗传性与后天获得性两大类,其中先天性溶贫,常见疾病主要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地中海贫血。后天获得性溶贫,主要是自身免疫性溶贫(AIHA)。

RBC丢失过多(出血)

慢性失血性疾病,如肠道寄生虫、慢性胃肠道疾病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例如美克尔憩室等)等长期隐性消化道失血,临床难以察觉,但可表现为顽固的、难以纠正的缺铁性贫血,可作为临床分析的重要线索之一。

老年贫血剖析

成熟的红细胞(RBC)中含有血红蛋白(Hb),Hb是RBC中的携氧分子,而铁离子是构成Hb的重要元素,人体80%的铁都在RBC内。正常情况下,肝脏每天从RBC中回收20mg铁,并通过消化系统吸收1mg铁。RBC寿命约天,死亡的RBC被肝脏清除。常见的老年贫血:

缺铁性贫血

病因

?老年人易因痔疮、肛裂、胃肠道肿瘤和溃疡病等疾病发生慢性失血,故首先应确定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有无慢性失血;

?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困难、进食固体食物少,可造成铁摄入不足;

?慢性胃炎、胃切除术后、慢性腹泻或因便秘长期服用缓泻剂均可造成铁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

?其症状轻重与贫血程度及进展速度有关,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及皮肤和黏膜苍白等,甚至出现表情淡漠、性格改变、忧郁、激动和幻觉;

?某些老年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和踝部水肿,易被误诊为心脏病;

?严重贫血可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治疗

?首选口服铁剂:以二价铁盐为佳;贫血纠正后至少须继续治疗6个月,以补充贮存铁,避免复发;口服铁剂时禁饮茶、咖啡和牛奶。

?注射铁剂:仅限于口服铁剂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

?病因治疗: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多为继发的,故病因治疗很重要;

?其他:多进食含铁较多的食物;急性出血者可输血治疗,但切勿过量,速度要慢;若伴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应联合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

病因

?长期素食和食用蔬菜过少的老年人分别易患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

?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盲目控制饮食,会引起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不足;

?食物烹煮过度、腌制及贮存过久,可破坏叶酸;

?长期酗酒、慢性肝病和肠炎影响叶酸摄入吸收;

?胰腺功能不全、胃大部切除后内因子缺乏可影响B12吸收;

?感染、肿瘤、溶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使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需要量增加。

临床表现

?贫血多较重,除一般贫血症状外,消化道症状较突出,如厌食、腹胀、腹泻、便秘等,舌炎亦常见;

?维生素B12缺乏时常有神经系统表现,如手足麻木、感觉障碍、步伐不稳;

?该病老年患者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抑郁或精神错乱。

治疗

?叶酸缺乏:口服叶酸5~10mg,每天3次;

?维生素B12缺乏:每日肌肉注射维生素B12μg,直至血象恢复;

?单用叶酸治疗单纯维生素B12缺乏,会加重此维生素的缺乏;

?若治疗效果不好,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缺铁;

?老年患者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后须注意及时补充钾盐,因新生RBC生成,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导致血钾降低,易发生心血管意外。

视频:面对贫血,我们这么做

想掌握更多健康小知识,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jc/32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