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宝妈们3分钟看懂ldquo血常规

白癜风黑色素 http://m.39.net/pf/a_7451897.html

最近幼儿流感、肺炎病例比较多。

有不少宝妈咨询血常规的问题,医院做血常规,拿到结果的时候发现很多指标都不正常,不是高了就是低了。

宝妈们心里也在打鼓,血常规结果中,这些异常的指标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血常规,让宝妈们自己也能看懂一些关键指标,做到心里有底不慌张。

一般,我们看血常规分为四步,主要看三个方向的指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血常规是对血液中三大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分别为白细胞类、红细胞类和血小板类。

仍旧以二宝上次的检查单为例:

第一步:看红细胞压积

简单理解“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是校准整张化验单的标准。

红细胞压积又称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正常范围为35%-45%。

红细胞压积增高,常代表血液浓缩,如大量出汗,腹泻造成的脱水,这时候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数值均会相应升高。

这个时候就应该根据比例适当评估具体指标数值。比如宝贝发烧、腹泻都会出现脱水,红细胞压积会升高,这时候如果伴随中性粒细胞轻微升高,就不能代表细菌感染哦。

第二步:看白细胞类

白细胞可谓免疫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战士,是判断感染与否的重要标志。

一般细菌导致的感染程度与白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病毒感染可以导致白细胞下降。

白细胞正常范围:成年人4-10×/L,新生儿15-20×/L,六个月2岁11-12×/L。

白细胞会通过吞噬、粘附、释放因子的方式消灭外来物。

根据形态、功能和来源,白细胞可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粒细胞又根据染色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其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我们评判感染类型的重要指标。

中性粒细胞增多一般代表细菌感染,一旦细菌在身体里活动,中性粒细胞就会不断扩充。

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病毒感染,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迅速增殖,将宿主细胞破坏的面目全非,这时淋巴细胞就会识别出异样的细胞并杀灭他们。

所以我们一般通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改变就可以判断到底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都可以引起单核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代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一般代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铅中毒等。

白细胞总数会随着上述任何一个指标变化而变化,是一个综合的评价。

简单评判: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细菌或支原体感染;

淋巴细胞升高: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升高:细菌或支原体合并病毒感染。

但是疾病的诊断,不只是看血常规这么简单。病毒感染后期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一些特殊类型的病毒感染也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升高,比如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

所以家长们还是应该听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和体征综合评判。

看到这里,估计妈妈们对这些指标有点晕,不要紧,我先把表格放上来。对照着血常规化验结果看,这样就会清晰多了。是不是很简单?

再接着往下看~~

第三步:看红细胞类

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血色素)最为重要,是贫血与否的重要标志。

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Hb<g/L,新生儿<g/L,6岁以下儿童<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贫血分为轻、中、重。每级分级以30g/L为界,如成年女性轻度贫血Hb90-g/L,中度贫血Hb60-90g/L,重度贫血Hb30-60g/L,<30g/L可诊断为极重度贫血。

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生成不足、消耗太多都可以出现贫血,如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等。

前阵子二宝肺炎感染消耗,也出现了贫血。如果病程较长、纠正不及时会影响身体发育,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第四步:看血小板类

血小板对机体止血功能非常重要,所以血小板计数主要用于识别血栓性疾病

Ps:如果因为发烧咳嗽就诊,医生一般会开据血常规+CRP检查。

CRP是C反应蛋白的简称,体内任何炎症都会导致CRP升高。

CRP升高程度也和炎症程度正相关,所以临床常用这个指标评估患者感染情况,一般来说CRP升高更倾向于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

好了,关于血常规检查单上的主要指标就介绍到这里,是不是不复杂?

以往让你一头雾水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单,用今天讲的内容去看的话,你对宝宝的病因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了。

最近武汉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又引发了公众,特别是宝妈们对幼儿肺炎的重视。下一篇,我会写一写幼儿肺炎防治。

最后还是那句话,具体的用药一定要遵医嘱,要跟医生充分沟通宝宝的病情和症状,对症下药。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wh/78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