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夕来临之际,回答您的问题,中六君甚是感动!
世间多的是同甘,共苦却难!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是多个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这些基因突变是人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毒感染、化学毒物、放射性毒物等外在因素要通过人体的内在因素发挥作用,内在因素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对同样的外在致病因素产生不同的敏感性。
内在因素的差异由基因的多态性造成,包括参与化学毒物代谢的各种酶类,参与细胞对这些毒物及损伤进行反应的各种蛋白。
咳咳,有点儿深奥了?没关系~
关键的来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基因多态性与白血病的发病相关,未来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针对您所喜欢的女子的情况,因不了解她当时患病的进一步详细情况如:
多大年纪时得病?有无合并一些先天性异常疾病?急性或是慢性?采取了怎样的治疗方式:是化疗还是靶向治疗抑或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愈后有无定期复查?...
以上等方面的数据,因此无法准确判断。
我们只能说,根据您提供的信息:
您所喜欢的女子年龄较小,已治愈,到目前为止八九年,未见复发征象,初步估计应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如无其它异常情况,确是可以考虑结婚生子。
日常生活中,应嘱咐其注意环境健康,包括食物、水、居住和工作环境等,怀孕后定期检查,早期排除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等情况。虽然某些病人的白血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大部分情况下,白血病的发生还是有一定的偶然性。很多治愈后的白血病病人结婚生子,过着幸福生活,目前而言,两代人同时患病的报道很少。
祝你们幸福~
本文指导专家
血液内科彭爱华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曾于中山一院血液科工作近30年。
学科专长:从事临床医疗将近40年,擅长血液系统各类贫血、出血和血液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对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海洋性(地中海)贫血,免疫性溶血,粒细胞减少、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遗传性、获得性凝血因子障碍,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对全血细胞减少,长期发烧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独特的见解。掌握血细胞分离技术,清除血液病理成分(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置换),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收集。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文/中山六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六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