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是一类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疾病,是由于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合成障碍或速率降低,血红蛋白产量减少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主要有α和β-地中海贫血两类,分别累及珠蛋白α和β链基因,少见类型是由其他珠蛋白基因异常所致。它们都有血红蛋白珠蛋白链的生成不平衡,即是β-地中海贫血时过量的α链和α-地中海贫血时过量β链。
目前已发现数百个α和β-珠蛋白位点的突变,导致α或β链生成的减少或缺失。国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最多见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其次是长江以南各省市。
α和β-地中海贫血临床表现变化很大:α-地中海贫血,因为α链合成缺陷引起过多的β链形成β4分子或血红蛋白H,它们是可溶性而不沉积于骨髓。但是,它不稳定且沉积于衰老的红细胞,因此,α-地中海贫血的贫血原因是溶血而不是红细胞生成异常;β-地中海贫血,过多的α链导致红细胞前体和红细胞的损伤,造成重度贫血,继而又造成无效骨髓扩张,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骨骼形成。主要的致病和致死原因是由于小肠吸收铁增加和输血引起的铁在内分泌器官、肝脏和心脏的沉积。
α-地中海贫血临床分类
α-地中海贫血可分为:静止型、轻型(标准型)、血红蛋白H病、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症。
1.静止型:临床无症状,出生时HbBart’s0~2%,以后正常,α/β合成比例约0.8。
2.标准型:临床无症状,出生时HbBart’s5-10%,以后正常,α/β合成比例约0.6。
3.HbH病:临床表现慢性贫血,出生时HbBart’s5~25%,以后微量,HbH出生时少量,以后可达5%~30%,α/β合成比例约0.4。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起病年龄6个月~50岁不等,约半数在20岁以后起病。患者出生时健康,贫血轻度,部分患者可出现少量HbCS,临床表现有轻度至中度贫血,约2/3的患者有肝脾肿大,伴感染后常发生严重贫血、黄疸。外周血涂片呈现小细低色素性贫血,靶形红细胞多见。
4.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症:妊娠晚期死胎,HbBart’s接近%。为α基因纯合子,属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最严重类型。Α链完全全关阙如,不能合成HbA,多余的γ链聚合成HbBart’s,发生溶血性贫血,致使组织严重缺氧。约半数怀有这种胎儿的母亲孕期并发妊娠高血压,胎儿多在妊娠30~40周死亡。表现有全身水肿、苍白、贫血、腹水、肝脾明显肿大。血红蛋白约30-g/L,外周血靶形红细胞多见,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增多。
β-地中海贫血临床分类
β-地中海贫血可分为:轻型、中间型、重型
1.轻型: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同样疾病,临床可无症状或仅轻度贫血,偶有轻度脾大,血片中可见少量靶形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表现为HbA2升高,约90%以上患HbA24%-8%,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
2.中间型:临床表现贫血程度略轻于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可维持在60-70g/L以上,一般不需经常输血。患者贫血、黄疸程度不一,脾轻至中度肿大,少量病例有轻度骨骼改变,性发育迟,患者常可生存至成年,甚至老年。
3.重型:患儿出生时正常,生后半年起逐渐苍白,重度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生长发育迟缓、矮小、肌张力松弛、常有发热及消化不良。因长期骨骼增生,骨质疏松,骨骼生长畸形,并可引起病理骨折。颅骨增厚,额部隆起,鼻梁凹陷,两眼距增宽,呈特殊面容。血红蛋白常低于60g/L,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靶形红细胞占10%~35%,网织红细胞占2%-15%。脾切除后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幼红细胞及泪滴形红细胞。HbF占30%-90%,甚至可高达%,HbA多低于10%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
下面两个图为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机制,上图为α-地中海贫血发病机制,下图为β-地中海贫血发病机制。
地中海贫血的筛查与诊断流程
地中海贫血的预防策略
地贫检测主要技术: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热点突变基因检测、深度基因分析,热点突变检测检出率为94%。
检查内容建议:1.平行联合筛查: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2.任意一项筛查阳性即建议做基因检测;3.拟孕女性或孕妇为基因携带,配偶直接做同型基因检测;4.夫妻为同型地贫携带需要遗传咨询。
本文作者:林爱华
责任编辑:xx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