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更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孩子健康平安是每个家长的夙愿,但现在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饮食不卫生等,将会使得孩子受伤,一旦孩子患病将影响家庭和谐,家长要了解儿童时期易患的血液病且做好应对措施。儿童时期易出现哪些血液疾病?、营养性贫血大部分儿童贫血是缺铁性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前者是因为身体缺铁引起的,患儿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通常发生在6个月到两岁间的儿童身上。后者是因为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2导致的大细胞性贫血,常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其主要症状是烦躁不安,没有任何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认知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的损害,也有部分患儿可出现呕吐腹泻,没有食欲,眼前发黑耳鸣和多动症等。因为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且发病缓慢,往往被家长所忽视,家长应多留意观察孩子成长,看看到底是哪种类型的贫血,然后应对处理。平时可以多吃动物内脏、血液、鱼肉和瘦肉等来补充铁,同时搭配含维生素c食物,能促进对铁吸收利用。2、噬血细胞综合症噬血细胞综合症患者体内巨噬细胞活化减弱,脏器和组织受到损伤,患者可出现持续性发热,白细胞数目减少,肝脾肿大以及淋巴结肿大,也有部分患儿出现黄疸以及抽搐。另外患儿也会伴有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乙肝病毒、EB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若孩子持续性发热需做好退热护理,合理用退烧药,避免出现高热惊厥。若凝血功能异常而且血小板低,需让孩子多卧床休息,看看活动后的出血表现,需警惕颅内出血。给孩子提供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的饮食,注意食物易消化和新鲜。3、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的,后者跟受到病毒感染、放射以及药物损伤有关,其主要症状是感染、贫血和出血。孩子不爱运动、脸色苍白,全身无力,身上可出现瘀斑或出血点,头痛头晕、总出现不明原因流鼻血和牙龈流血,医院做骨髓穿刺或活检来确诊。避免让孩子做剧烈运动,以免出现外伤或出血,更不要接触对骨髓有损伤的任何药物。注意口腔和饮食卫生,避免受到感染。4、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往往发生在儿童身上,患儿身体中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使得血小板破坏过多,导致皮肤粘膜和脏器出血,甚至会因为颅内出血而丢失生命。期间需限制患儿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防止受到外伤。当受到感染时需合理用抗生素,不能用会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温馨提示血液病治疗起来很困难,因此预防大于治疗,家长需做好防范工作,避免让孩子接触一些放射性物质,注意饮食卫生,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来增强抵抗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