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优秀孩子的培养方法,经常会有家长,担心自己学历不够、家庭一般,不能给孩子更多的资源。我觉得在教育孩子上,“经济基础”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并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跟大家分享清华男孩庞众望的故事。
01
年,庞众望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农村家庭里。因为全家人殷切的希望,他被取名为众望。父母双双患病,只能靠年迈的姥姥、姥爷勉强维持温饱。由于母亲庞志琴下肢瘫痪,孩子就懂事起就开始照顾妈妈的衣食住行。5岁那年,他还没有灶台高,就踩着凳子剁土豆。扫地、烧水、收拾房间、到照顾妈妈洗漱、方便、清洗便盆……02
6岁那年,庞众望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急需开刀治疗。4万块的手术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当时很多人劝庞志琴放弃,但作为一个母亲,她从没犹豫过。自己没钱,庞志琴就坐着轮椅,领着儿子挨家挨户借,愣是凑出了手术费。众望的病治好了,家里也因此负债累累。03
初二那年,母亲庞志琴住院了。长期营养不良,加上不断的工作,她患上了严重的贫血,需要住院。四五千元的治疗费,并不算多,但家里才还清了债,一分都拿不出来。这一次,是这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儿,主动挑起家里的担子。庞众望对妈妈说:我需要你,有你陪着,回来能看到你就行。为了照顾母亲,他向学校请了假,医院旁的小饭店打零工。每天起来,庞众望还要菜市场捡烂菜叶,顺便给妈妈买一些便宜的菜。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再难的日子,他都没有放弃,笑着挺过来了。04
年,庞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高中。因为离家远,需要住校,每个月庞众望只能回家一次。所以他用开学前的暑假,给妈妈写了30封信,让姥爷每天读一封。信的内容很朴实,却也很动人。有些是生活上的叮嘱,有些是劝母亲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后来,因为妈妈怕耽误庞众望的学习,不让他再写了。庞众望心里很清楚:妈妈希望儿子陪伴,但更期望看到自己学有所成。在他一贫如洗的家里,唯一亮眼的,就是一墙满满的奖状。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全校前两名,高考更是取得了分的好成绩。清华大学农村计划加分60分,总分分优异成绩。
05
故事没有就此结束,经媒体报道后,庞众望的名字和故事,被大家所熟知。当时,很多人都资助这个孝顺又坚强的少年。“我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知道钱来之不易,那是他们辛苦得来的。”“不接受资助,也是对自己的锻炼。”“大学四年我只需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次机会,不被白白浪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庞众望正趁着放假打工,想把第一学期的学费挣出来。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庞众望的乐观、坚强和勤奋,终于换来了一个反击命运的机会。大学4年,他多次获得学习进步奖,同时担任班上的团支书。如今,他不仅顺利毕业,还获得了直接攻读清华博士的资格。相比普通母亲,众望母亲收入有限,目不识丁,没能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但也正是这个孱弱瘦小的母亲,给了庞众望人生中最宝贵的三笔财富。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
因为生来就行动不便,庞志琴的父母就一直没让她上学。生下儿子那一刻,她许了愿:家里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还要把书读好。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除了学费,但基本的杂费还是要交的。
即便如此,庞志琴也没有放弃让怕儿子读书。也正是因为母亲对读书的这份重视,庞众望很小就明白:读出成绩来,才是母亲最大的回报。我们这一代父母,已经都非常重视教育了,而庞众望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何时,都该丰富见识,开拓视野,努力提升自己。因为你的格局,才是孩子真正的起点。父母的心态会影响孩子的人生
如果看过庞众望的采访,你会发现,这个高瘦的男孩脸上总带着一丝笑容。这样明亮的笑容,也是他从母亲那里得来的。在庞众望的印象里,母亲身体残疾,却特别爱笑,很少哭。即便负债累累,自己工作辛苦,她也尽量不把压力传递给孩子。母亲对现实的坦然接受,还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深深影响了庞众望。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有时候一道数学题,他可以从白天做到晚上。但每当遇到困难,想退却的时候,他总会想起妈妈说的话来:你面对什么,你就要去解决什么,因为你总是要走下去的。也正是靠着这股子不屈不挠的信念感,他才能走出困境,逆风翻盘。父母内心强大,从容乐观,才能培养出一个永不言弃,自立自强的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记者问庞众望:(你)不会羡慕别的同学那种,比如说被父母照顾的那种温暖?庞众望摇了摇头:妈妈对我特别好,其实我感觉我比有的孩子还要幸运。(因为)我的妈妈,我随时都可以见到。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最好的养育方式,莫过于陪伴。从陪伴中,孩子能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内心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因为被爱,所以有底气;因为有底气,所以情绪更加稳定平和。这类孩子,长大后独立性也更强,不会轻易被一点点小事所打败。爱,给孩子更多滋养;使孩子更加自由。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笔没有额度限制的精神财富。它会指引着我们走上更好的人生之路,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哪怕再忙,也别忘了停下来,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因为对孩子来说,再多的物质,都不如我们一起度过的亲子时光。-END-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